消費金融行業迎來“發債浪潮”! 近日,兆聯消費金融和產業消費金融陸續公布了2024年首批金融債券發行計畫,額度分別為18億元和20億元,均為3年期債券。
去年8月,央行宣布支援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 同年11月,興業銀行消費金融成功發行金融債券,成為消費金融行業時隔兩年恢復發行金融債券的首家企業。 據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領先的消費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債券總額已超過6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濟持續復甦的背景下,這一趨勢將幫助經營狀況良好的消費金融公司通過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籌集低成本、穩定的資金,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產業消費金融、兆聯消費金融在融資方面大動作
今年2月21日至22日,中國債券資訊網發布了兩份消費金融公司金融債券發行檔案。 兆聯消費金融將發行3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債券,發行規模18億元,記賬間隔230%—3.30%,最終票面利率將通過簿記建檔和集中配售確定; 興業消費金融擬發行20億元金融債券,均為3年期固定利率產品,截至目前,興業消費金融發行的其他債券總額為85億元。
就此次債券發行而言,上述兩家公司表示,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公司中長期資金,優化公司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進一步促進主業發展,提公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消費金融企業融資渠道建設尚不完善,資金錯配隱患依然凸顯。 許多消費金融公司發放的貸款和墊款期限超過一年。 如果公司的債務融資期限以短期為主,則很可能面臨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的問題,從而導致流動性風險。
就上述兩家公司而言,興業消費金融的融資渠道基本覆蓋了主流融資工具。 兆聯消費金融在發行公告中指出,目前融資主要依靠借入資金,渠道相對簡單。
據了解,為降低上述風險,兆聯消費金融正在建設多渠道充值資金。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已獲261家金融機構3192家批准銀行間授信額度11億元,未使用授信餘額175323億美元; 其中,招商銀行已發放同業授信270億元(含專項流動性支援資金90億元),截至2023年6月底已動用110億元,用於保證流動性。
在停滯了兩年之後,消費金融行業的金融債券重新啟動
發行金融債券是消費金融行業門檻較高的融資方式之一。 在消費金融發展的近十年中,成功發行金融債券的只有6家,分別是中國銀行消費金融、產業消費金融、兆聯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即刻消費金融、杭州銀行消費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基本停滯不前,沒有從業者以這種方式獲得融資。
隨著央行2023年8月出台支援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和信貸資產的政策,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已重啟。
隨後,《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於同年10月施行,提出消費性金融機構發行非資本債券無需辦理經營資格,改為事後報告制。 這一變化也導致了消費金融行業金融債券發行量的增加。
去年11月24日,興業銀行消費金融成功發行“2023年第一階段金融債券”,成為消費金融行業時隔兩年重啟發行金融債券的首家企業。 此後,2024年1月9日,杭州銀行消費金融計畫公開發行“2024金融債券(一期)”,發行規模10億元,3年期固定利率。
對於消費金融公司暫停兩年後恢復發行金融債券,兆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這是支援消費金融發展的明確訊號,無疑對消費金融市場來說是一大利好。 研究表明,消費金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內需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理財部門支援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和信貸資產支援,這將拓寬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支援消費金融公司提供更加便捷、快捷、適度的消費信貸產品,從而更好地助力家庭消費,促進經濟復甦。
消費金融行業的融資體系需要多元化
隨著當前金融債券發行的復甦,市場普遍預期更多的消費金融機構將通過發行金融債券來增資“補血”。
目前,雖然我國消費金融企業擁有眾多資金渠道,包括從股東境內子公司和境內股東處收取存款、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發行金融債券、資產化、境內同業拆借等,但消費金融行業長期面臨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相對較高的問題。
根據兆聯消費金融2024年一期金融債券發行檔案,從消費金融公司實際選擇的融資渠道可以發現,消費金融公司行業債券和資產的發行量遠低於其他行業。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將逐步增加,但也要關注可能面臨的挑戰,需要制定合理的發行策略和風險管理措施,尋求更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董希苗表示,不僅要支援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還要支援消費金融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比如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 金融機構不僅需要資本,還需要資本來增加信貸配置。
在政策層面,早在2020年10月,原中國銀保監會就發布了《關於促進消費金融企業和汽車金融企業提公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援消費金融企業和汽車金融企業發行二級資本債券,拓寬補資渠道。
當前,要支援優秀消費金融企業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推動消費金融企業增強資本實力,進一步提公升服務能力,加大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力度。董希淼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