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網播出的一則會議訊息在網上引發軒然。 討論的重點不是新聞本身,而是擺在會議參與者面前的保溫水壺。
以往,在大型會議服務中,乙個共同的亮點是服務人員動作規範、整齊劃一,定時定點為參會人員倒水。 後來,該服務被指責為形式主義,並在網際網絡上被嘲笑。
其實,這不是中國特色,美國人也是這樣。 對於所有大型會議,會議組織的每乙個細節都至關重要。
在**的關注下,這樣的服務不再有以往的“高調”,並且不斷被“削弱”。 特別是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強烈建議參會者自備水杯參加會議,效果很好。
然而,無論多麼“改善”,參與者總是必須喝水。 而喝水,是安排服務員倒水,還是讓參與者自己倒水,這可能是另乙個難題。
這一次,央視播放了一段會議視訊,顯示會議組織者在每兩名與會者面前放置了乙個保溫壺,供與會者倒水喝水。
估計主辦方也想這樣做,這樣就不用服務員出現在會議現場了,這樣既能為會議帶來更好的氛圍,又能節省一定的服務成本。 然而,這一次,它又錯了。 還是跟上了。
別說這個大保溫水壺放在會議桌上難看,就這個保溫桶**,網友查了一下,還不便宜,每個399元。 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形式主義的反形式主義,最終會造成浪費。
我該怎麼辦? 除非沒有會議。 這不可能!
撇開爭議不談,從會議組織的專業角度來看,在會議服務中,服務人員是不可或缺的,服務作用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倒水這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意義深遠的部分。 他們的存在不僅是為了滿足參與者的基本需求,也是為了表達對參與者的尊重和禮貌。
想象一下,走進乙個寬敞明亮的會議室,裡面有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座位,每個座位前面都有乙個乾淨整潔的水杯。 這不僅體現了主辦方的用心周到,也讓每一位參會者都感到被重視和被關心。
在正式或大型會議中,服務人員完成倒水尤為重要。 一方面,有助於保持會議的專業性和有序性; 另一方面,服務人員能夠根據與會者的需求靈活調整供水策略,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及時的服務。 此外,服務人員在倒水時還可以關注與會者的其他需求,如提供紙巾、清潔桌子等,從而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當然,在一些非正式或小型會議中,由於參會人數較少,環境相對寬鬆,參會者可以選擇自己倒水。 在這種情況下,倒水不僅成為一種互動和交流的方式,而且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氛圍。 這樣的會議服務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干擾,提高會議質量。
開會還不如讓服務員倒水,還是讓參會者自己倒水比較好,沒必要太糾結,順其自然吧! (圖片來自網路) 熱點引擎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