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網財經2月28日電 (記者 李春暉)去年底召開的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公升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社會預期薄弱”。 如何提高預期,特別是企業預期,成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企業成本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提高企業預期提供了新思路。 報告獲取有效樣本13656份,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研究物件包括各類市場主體,以及金融、發展改革、產業和資訊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稅務、市場監管、銀行保險監管等部門及相關行業協會。
報告稱,高風險成本是企業風險預期上公升的根本原因。 由此致,企業經濟行為更加謹慎,經營行為結構性萎縮,數位化轉型出現“不願改變、不敢改變”的現象,用人模式呈現“靈活、短期”的趨勢。
企業成本包括由過去行為決定的可量化和可衡量的歷史成本,以及由外部風險因素內化的風險成本。
研究團隊發現,我國降低企業成本的戰略邏輯是歷史成本觀,側重於企業“減負”,改善企業當前經營狀況,而對風險成本的認識不足,對未來預期的指導性較弱。
報告認為,基於歷史成本觀的成本降低政策不適合風險成本,成本降低政策應從“歷史成本觀”轉向“風險成本觀”。 從風險預期來看,“達不到預期”將導致最大的社會心理成本,誘發“風險螺旋”,即社會預期較弱,推高經濟社會成本。
找到可行的途徑來改善社會期望,尤其是企業期望至關重要。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研究員傅志華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從風險成本觀出發,運用'風險-成本-預期'框架進行分析,以降低公共風險等級為出發點,提出提高企業預期的想法和建議, 增強社會信心,促進經濟發展。 ”
報告認為,降低企業風險預期的核心是降低公共風險水平,降低公共風險水平的關鍵是提高行為的可預測性。
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建議:保持巨集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為企業發展注入確定性,對先行政策進行強制性風險評估和審查,遏制風險的公開化和風險外溢,避免公共風險水平上公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巨集觀風險管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