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陌生人感覺不是很友好,尤其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身邊的陌生人數量越來越多,這不可避免地令人擔憂。 那麼,陌生人應該被信任嗎?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陌生人的概念並不多。 我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革命同志,有著相同的革命目標,我們都互相信任,沒有太多的功利算計。 當然,大家都不是有錢人,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相信陌生人不吃虧,大家互相幫助,取得好成績。 當時,城鄉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很容易發展出公平正義的觀念。 人們有革命的理想,互相幫助。 如果有人進城探親問路,不管是問老人還是小孩,都會接受禮貌,導遊不僅會告訴陌生人去哪裡,還會熱情地帶路,直到到達目的地的陌生人。 到了十世紀,陌生人的概念被淡化了,因為大多數人都忙著賺錢,想辦法,拉扯關係,只要能賺錢,就算是成功了。 很多人都出海做生意,淘到第一桶金,也是為了促進資產的公升值。 為了賺錢,大家也可以走到一起,可以消除陌生人的障礙,一起努力。
現在,陌生人的概念又重新出現,很多影視劇中都有陌生人的影子。 陌生人成為與環境格格不入的人,但這種格格不入並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而是因為被很多人懷疑。 畢竟有拐童者、電信詐騙者、轉售人體器官、綁架者、殺人犯等,都是人們需要防範的。 那麼,為什麼這些陌生人沒有出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呢? 因為這些陌生人受到當時政策的壓制,所以被強行淘汰,包括從事特殊職業的婦女,沒有非法經營活動。 現在看來,沉澱物氾濫,禮儀被打破了。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從事非法生意的陌生人。
難道是法律沒有執行,沒有人監督和管理嗎? 當然不是。 但是,如果沒有監管,或者地方腐敗,電力系統內部的人與從事非法業務的人勾結,他們就不會被抓到。 很多美髮沙龍、洗腳店、洗浴中心、美容店等,都有電力系統內部人士的股份,當然不會被查到。 這些服務業工人大多是當地人的陌生人,他們大多只是在賺錢,甚至從事一些非法的商業活動。 陌生人數量的增加,說明城市化程序已經完成,進城的人大多是陌生人,他們甚至不對門說話,不交流,就像陌生人一樣。 這樣一來,城裡就多了些陌生人,他們個個服從公序良俗,卻難免混雜著壞人。
人有自我保護的心理,至少可以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如果我們沒有自我保護的心態,我們很有可能在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思想與陌生人打交道時遭受損失。 人販子會打扮成路人,專門詢問兒童和婦女。 如果被問到的孩子或女人手無寸鐵,以為他們真的在問路,並熱情地給他們指路,他們就會被欺騙、綁架和出售。 甚至乞丐也學會了要錢,而不是要一口吃。 社會在發展,乞丐也隨之發展。 看來人家是懂錢的,安全防範意識也有所提高,所以對陌生人很警惕。
在農村,村里的人大多是互相認識的,如果有陌生人來了,村里的人都很警覺,認為這個陌生人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壞人。 無論好壞,提防它們總是好的。 結果,村里的人對陌生人有一種天然的敵意。 除非陌生人來到農村,沒有功利的目的,只是為了探親訪友,不是為了籌集資金或推廣任何技術。 村里的人正在遭受非法集資的折磨,所以他們不再相信集資; 那些已經晉公升為農業技術的人吃苦了,他們不再信任那些推廣農業技術的人。 當然,村里的人不會相信賣保險,因為他們大部分人都上當受騙了,投了一些人身保險,但什麼都沒發生,所以他們偷懶了,再也沒有交過保險費。
到了城市,人們的心態變得寬容了,可以面對無數的陌生人,沒有敵意,也沒有尊重,就像陌生人一樣,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除了彼此認識的家人,也就是網路上的親戚朋友互相打招呼,和同事老闆打招呼,卻不會理會身邊的陌生人。 畢竟,陌生人給人帶來了如此多的不確定性,以至於人們必須嚴重懷疑。 尤其是一些影視劇在演繹陌生人這個概念之後,只演繹了陌生人危險的一面,卻沒有演繹出陌生人友好的一面,這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如今,很多人都是唯利是圖,為了金錢和權力而努力工作,甚至做著害人利己或害人害自己的事情。 有賣假冒偽劣產品的人,有從事壟斷經營的,有腐敗的,有被騙的被綁架的,等等。 但生活表面上看似和諧,讓人看不出什麼不對勁。
城市化程序完成後,城市裡的陌生人數量增加了,職業也各式各樣,但大家不方便談論和打聽。 現在,當有人去城裡問路時,要小心被騙,因為給陌生人指路的人可能不是好心人,很可能是故意指出錯誤的路,以至於問路的人跑錯了路。 當然,如果你給導遊一點錢,你會得到真實的資訊。 人們對陌生人有一定程度的警惕,這不是一件壞事,但說明社會沒有那麼理想,甚至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社會更沒有理想主義。 總有陌生人,可好可壞,但為了安全起見,尤其是在這個社會,要小心陌生人,以免給自己帶來傷害。
對陌生人的態度反映了社會的心態,反映了權力系統的治理程度,反映了資本的無限制擴張和底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