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已經離開電影界近五年,並跨界成為一名賽車手,在過去的六個月裡,他終於有兩部作品與粉絲見面。
《殺手》是一部犯罪片《殺手》,兩個多月前推出,與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合作;
最新一期,與“雷神”系列導演 Taiga Waititi 合作的“下乙個成名球”。
與《殺手》中的冷漠和沉默不同,因為導演是“怪異”的泰加·懷蒂蒂,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下一球成名》是乙個帶有喜劇色彩的故事。
這是關於美屬薩摩亞的,乙個人口剛剛超過50,000的太平洋國家,在2001年的第一屆世界盃預選賽中以0:31的世界紀錄輸給了澳大利亞,並被嘲笑為“世界上最糟糕的足球隊”。
當年事件的報道。
Reverse ** 誕生於 2011 年。
美屬薩摩亞國家足球隊已經連續輸了十多年,一直受到世界的嘲笑,他們決定在新的預選賽中贏得一場比賽。
通過美國足球協會,他們邀請了來自荷蘭的足球教練托馬斯·羅根,他也是電影中法國鯊魚的角色。 他不得不用專業訓練來幫助這群原本是漁民、服務員、搬運工或變性人的業餘球員至少打進一球。
教練托馬斯·羅根(Thomas Rogan)和電影改編。
經過一系列毀滅性的戰鬥,托馬斯·羅根找到了為美屬薩摩亞隊訓練的方法,並最終在2011年11月22日的世界盃預選賽中以2-1的比分戰勝了鄰國湯加,贏得了他們的第乙個世界盃歷史。
Next Ball Fame 並不是第一次將其搬上銀幕。
早在2013年,導演邁克·布雷特和史蒂夫·賈公尺森就已經以紀錄片的形式講述了這個“傳奇”,他們還獲得了2014年第17屆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下乙個球成名 (2013)。
憑藉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屢獲殊榮的同名紀錄片,以及鯊魚和導演 Taiga Waititi 五年來的怪胎聲譽,《下乙個成名球》應該是一部質量不錯的電影。
但可惜的是,電影上映後,口碑很普通,差評的比例蓋過了好評。
相對較好的評分是 IMDB,超過 7,800 人給它打了 6 分5、但在評分更專業、更嚴格的爛番茄和Metacritic上,《下一球成名》的好評率同樣只有44%。
導演Taiga Waititi(左)。
在許多**的評價中,大家無一例外地將矛頭指向了導演Taiga Waititi。
澳大利亞《世紀報》(The Century)以一種近乎諷刺的語氣寫道,泰加·懷蒂蒂(Taiga Waititi)“試圖以輕量級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就像他對維斯·安德森(Vess Anderson)的模仿一樣,結果適得其反。 ”
《時代》雜誌更是尖刻,認為泰加·懷蒂蒂“過度追求自以為是的喜劇,不僅從原著中去除了美屬薩摩亞發生的經濟貧困、人口流失和自然災害,還認為他幽默地將白人與當地文化和宗教同化。 ”
從這兩點評價中不難看出,對**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導演泰加·懷蒂蒂在講故事方面的個人風格上。
熟悉塔導演的人都知道,他在喜劇型別和劇情設計上有著非常個人化的個性,喜歡刻意的對比、搞笑、突如其來的溫暖和感動(比如《獵殺野蠻人》和《喬喬的奇幻世界》)。
這讓很多人覺得他有點像韋斯·安德森,因為他們倆的角色都有些古怪。 他還喜歡用紐西蘭原住民的語氣來強調他的角色(他自己就是紐西蘭原住民),同時讓他們與角色脫節。
這在他踏入影視圈的第一步就已經顯露出來了。
2003年,當了四年紐西蘭本土影視劇演員的泰加,和好朋友傑梅奈·克萊門特拍了一部11分鐘的短片《兩年一夜》,想參加紐西蘭大賽獲獎,沒想到大獲成功, 不僅在歐洲獲得了多個獎項,甚至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提名。
就在頒獎人讀到他的名字時,性格古怪的泰加故意假裝睡著了來找博出鏡。
提名Taiga Waititi(右下),他在現場假裝睡著了
這種刻意的對比從此成為Taiga的慣常做法。
2007年,Ta導演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故事片《鷹與鯊魚》。
這部關於邊緣男女情侶愛情的喜劇,從造型到人物設計再到故事情節,都給人一種“紐西蘭荒涼小村”的奇異歡樂感。
鷹與鯊魚
嘗到了導演甜頭的泰加,在2010年的《毛利男孩》中繼續發揮著自己對刻意對比的理解。
他將毛利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原始事物與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等全球流行符號嫁接在一起,創造了一種奇怪的錯位感。
將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嫁接在一起的“毛利男孩”的經典之作是 2014 年的“吸血鬼生活”,當時他與他的好朋友傑梅恩·克萊門特再次合作。
這部電影是一部偽紀錄片,講述了潛伏在現代城市中的幾個吸血鬼的日常生活。
Taiga 的反傳統設計為他的鏡頭帶來了原本無情的吸血鬼的歡樂。
吸血鬼生活
之後,他在圈內備受關注,先後拍攝了獨立電影《獵殺野蠻人》,2017年,他被迪士尼邀請拍攝了漫威電影《雷神3:諸神黃昏》,還與盧卡斯影業合作執導了兩季《曼達洛人》。
2020年,憑藉《喬喬的奇幻世界》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創下事業新高。
回顧這份履歷,無論是小成本的獨立製作,還是與迪士尼掛鉤的大製作,Taiga都盡可能地保持了自己的個人風格,也就是我們之前強調的“刻意對比與衝突”。
《雷神3》是Tadao的第一部商業作品
專門拆解,是一把三板斧:
第。 1、以被主流邊緣化的人為主角,將他們的笨拙、怪異、固執、悲傷揉捏在一處,既歡喜又動人; 第。
第二,主角必須有孩子般的天真,他們喜歡享受生活的本來面目; 第。
3.利用地域和文化的陌生感來助力影片,讓觀眾有機會看到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
Taiga Waititi(左)在“下乙個成名目標”現場。
在《下乙個成名之球》中,Taiga仍然延續了這三個軸心。
但問題是,與他之前的作品相比,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都有很強的虛構元素,觀眾很難從現實層面進行批評。
但《下一球成名》不同,它有太多眾所周知的真實事件,而這一事件前後的政治、經濟和地理因素並不像他在電影中講述的那樣歡快。
準確地說,《下一球成名》應該是一部勵志多於歡樂的電影,背後還有更多現實因素需要考慮。
正如《時代》雜誌在批評中指出的那樣:2011年,美屬薩摩亞發生了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對當年的團隊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泰加在槍擊事件中選擇無視這一事件。
此外,Taiga的三板斧已經使用了太多次。
尤其是在徹底滑向幼稚化的《雷神4》口碑崩塌之後,面對觀眾鋪天蓋地的差評,他並沒有對固有的“技能”做出改變,反而給人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的感覺。
因此,就像努力的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和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沒能拯救《雷神4》一樣,擁有出色觀眾人氣的法國鯊魚也挽救不了《下乙個成名之球》的名聲。
注:本文部分***在豆瓣及網上,如有侵權,請主動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