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國內手機廠商已將AI能力應用到其產品中。 (視覺中國)。
本報駐韓特約記者倪浩、王東、丁玲。
編者按:龍年春節剛剛過,傳統手機廠商在洶湧澎湃的人工智慧(AI)浪潮中,全力投身於AI開創的新時代。 業內人士認為,AI手機將成為繼功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之後的手機行業第三階段,2024年將成為AI手機元年的共識似乎在業內不斷強化。 什麼是AI手機? 它將給行業格局帶來哪些變化?
使用者體驗更多AI功能。
由生成式 AI 支援的顛覆性應用程式正在將移動使用者帶入乙個新的體驗時代。 《環球時報》記者在北京一家大型手機店體驗時發現,AI功能已經成為許多主流品牌旗艦手機的主要宣傳內容。 據某國外手機品牌介紹,其手機搭載了AI功能,可為通話實時翻譯、拍照**、智慧型搜尋、文件撰寫等場景提供更好的體驗。 例如,AI技術下的實時翻譯功能,在訊息傳送過程中可以支援13種語言的實時翻譯,使用者只需要在社交**等應用中的文字和圖片上畫乙個圓圈,AI就會立即呈現相應的搜尋結果。
中國國際資料公司(IDC)高階分析師郭天翔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AI的加持下,未來的AI手機或許是使用者的專屬伴侶,通過學習習慣陪伴使用者成長。 人機交流和互動更加自然直接,AI手機將智慧型地為使用者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 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對《環球時報》表示,AI手機互動體驗將迎來全面創新,支援更銳利、更準確的自然語義理解,並具有更強的自學習能力,從而實現更精準的意圖判斷和更直觀的互動。 AI手機也將具有一些創意能力。
在最近國內外廠商對AI手機的宣傳中,他們都在強調產品不同於傳統智慧型手機的功能。 例如,OPPO發布的Find X7是第一款可以在裝置端應用70億引數大語言模型的手機。 三星S24系列手機整合了AI搜尋功能、AI翻譯功能、AI**生成技術等。 vivo S18系列搭載“藍心模型”,可支援使用者查詢檔案、創作詩詞、閱讀文創圖片、總結內容、解難題、整理素材框架等。 榮耀 MagicOS 80帶來的“魔幻模型”,具有智慧型拍攝、畫廊語義搜尋、任意門等功能。 榮耀終端首席營銷官郭銳表示,未來的作業系統是AI作業系統,將打破裝置、應用和作業系統的界限。
AI手機的概念正在追求中。
通訊行業專家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AI的能力早已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在拍照能力的提公升、供電和網路能力的管理、應用速度的提公升等方面,我們可以看到AI的作用。 ”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AI手機熱浪就已經在手機行業掀起了。 到目前為止,全球幾乎所有主要手機公司都迫不及待地想將AI功能融入新產品促銷中。 主流企業的集體入駐,讓AI手機開啟了乙個新時代,這一判斷得到了一些專家的認同。 郭天翔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年來,手機發展進入瓶頸期,硬體融合嚴重,軟體缺乏新的“殺手級應用”和新的使用場景。 AI大模型的植入有望引發手機與使用者之間的新互動革命,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體現產品差異化。 劉作虎表示,手機產業新時代已經到來,AI手機代表了乙個產業生態的創新,未來整個生態將與現在不同。
旨在重塑行業的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正在加速其手機基於人工智慧的採用。 南韓《朝鮮報》20日報道稱,中國手機企業對AI有著“靈敏的嗅覺”和快速行動。 報道稱,作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後來者,中國手機廠商預計AI將是一項創新技術,將改變現有的市場版圖。
智慧型裝置將受益。
技術進步帶來的行業變革,正在為手機行業的發展繪製出巨集偉的藍圖。 根據國際資料公司 (IDC) 的資料,2023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 11 部7億台,創10年來新低。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Insights發布的乙份報告,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更換率將降至235%,更換周期長達51個月。 業內人士認為,AI手機有望帶來一波“換代浪潮”。 IDC預計下一代AI手機全球出貨量將達到17億台。 在中國市場,AI手機份額將在2024年後快速上公升,達到15億台,市場占有率超過50%。
在這波浪潮中,手機硬體產業鏈有望率先受益。 劉作虎認為,在硬體平台領域,AI手機對現實世界的強烈感知和異構推理計算能力將成為更重要的效能要求。 與流動電話相關的移動裝置也有望受益。 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預計將成為2024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 2024)的熱門話題,該大會定於2月26日在巴塞隆納開幕。 全球主要廠商將在展會上重點展示AI相關軟硬體產品。 榮耀將發布首款AI膝上型電腦,榮耀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未來的AI將是以人為本的AI遍布各個領域,不僅適用於手機,也適用於個人電腦、手錶、汽車、電視等終端裝置。
南韓《每日經濟》21日**表示,三星將在Galaxy S24推出後,未來繼續擴大其AI產品範圍。 三星電子MX事業部總裁盧泰文認為,隨著未來技術的成熟,許多新的想法和概念將繼續被引入。 移動裝置是AI最重要的起點,如果將AI技術應用於可穿戴產品,可以創造新的智慧型健康體驗。 ▲
2月** 動態激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