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帶底反彈! 今天凌晨的四大新聞衝擊來襲(212)!
一、外媒帶底好! 彭博社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改善,理由是A股可能已經觸底反彈;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領導層更迭; 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新高; 日經指數觸及34年高點。
別人這樣看我們的經濟,我們不能繼續相信**是安全的,這個我就不多說了,看看吳小秋教授的最新**就知道了。 對此,嚴格管理證券借貸很能說明問題,投資基金是有成本的,目前大約有90%的投資者都在虧損,從長遠來看,誰還敢投資呢? 嚴格來說,證券借貸的初衷可能是抑制泡沫的初衷,當它成為盈利的主要方式時,就偏離了初衷,而這種限制將有利於表現我們的經濟建設成果,也有利於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希望這不是暫時的措施, 而是一種長期受到嚴格監管的衍生工具。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61項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創下新高。 醫療器械是乙個前期投資大、失敗風險高的行業,但同樣,一旦產品成功獲批上市,收益將非常可觀。 現在行業出現了鬆動的跡象,一旦創新醫療器械上市步伐加快,公司的現金流將大大改善,業績也將得到明顯提公升。 回到二級市場,可以關注那些之前研發投入較多的醫療器械相關公司,這些公司的業績很可能有拐點。
三是除夕即食零售額同比增長約20%。 三年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購物習慣,尤其是網購認知度的不斷提高。 而隨著不斷的發展,電子商務大大提公升了購物體驗和產品質量,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網上購物。 網際網絡趨勢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中國想要擴大消費,重點應該放在電商零售上,只要電商的購物生態不斷完善,讓人們有良好的購物體驗,那麼中國的消費零售就會逐漸增加。
第四,A股仍是奇舛炒機市場,80%的**估值仍然過高,42只銀行股估值過低,兩極分化尤為嚴重。
美國表現良好的科技股已經連續10年以上上漲,市盈率只有20到30倍,而且每年還回購高股息股。 再看A股科技**的市盈率,也就是50到60倍,也有股價幾百元的業績虧損。 每年的股息很少,每隔幾年就會再融資一次。 只有銀行股比美銀股便宜很多,美市盈率超過10倍,A股只有3、4倍。
A股科技股估值高,大股東成本1元,面對幾十倍或幾百倍的溢利,他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套現跑路,除非股價跌到估值很低,大股東覺得持股吃分紅比較划算。
2023年對於大多數股東來說,是充滿痛苦和絕望的一年,似乎永遠不知道底部在哪裡。 不少**跌幅超過60%,用高情商的話說:賺錢效果不明顯; 用低情商的話來說:賠錢效應尤為顯著。 因此,對於即將到來的2024年,大多數人都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