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不專業、不負責任的專家,讓卡車行業陷入了一片瘴氣,可恨的是,這些專家連動腦筋都不願意動,直接照搬日本等國家的運輸政策,最典型的就是“臭名昭著”的藍光輕卡45噸毛重政策。 恐怕腦子一點的人不會直接拿彈丸之地的政策直接使用,這些專家把本該花在運輸業現狀上的所有時間都花在了。
這些專家不專業,因為他們不清楚中國卡車司機的生存狀況,不知道如何根據國情做出一些調整,或者是乙個陳詞濫調的問題:一輛輕型卡車的總重量不允許超過4輛5噸,輕型車重3噸,其餘不到1噸5噸能拉什麼? 4.2公尺長的貨箱成了裝飾品,這不也是浪費資源嗎? 再有所謂的各種黃車不能進城等規定,藍車容量不夠,黃車進不去,本來一輛黃車一次可以靠邊停車,現在需要兩三輛藍車,不會占用道路資源,廢氣排放不會成倍增加?
政策不協調造成了貨車司機生存困難,一些政策突然出台,買了車的持卡人不能再上路了,要麼是廢氣排放受到限制,要麼是車子已經超重不拉貨,不知道這些專家是不是決定出台這些政策, 持卡人有一點想法嗎,那些貸款買車的家庭應該怎麼做?
政策與需求的不匹配,造成了一系列畸形的現狀,一方面,嚴格按照要求做事的人賺不到錢,變成了吃虧的老實人。 另一方面,一邊說嚴格檢查,路上還是有很多人公然超載運輸,而且大家都知道內部規矩,說有好問候,交所謂的“年費”,總之,政策似乎是為那些老實人出台的,運輸市場的混亂就形成了。
在目前第六國民尚未完全了解的情況下,有訊息開始鼓吹第七國民已經在路上,第三國民還沒有完全消滅。
第四,第五個國家即將再次開始強制淘汰。 很多經銷商還剩下一些國V車賣不出去,總之總有人為政策公升級買單,要麼是經銷商,要麼是終端使用者。
政策與行業發展不同步,很多不合理性成為行業發展中的慢性病。 卡車行業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