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董陽國。
核心提示。 龍的形象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徵和文化象徵,廣泛應用於文學、藝術、民俗、建築、服飾、繪畫等領域,也出現在青銅器、玉器、瓷器等許多重要文物上,被賦予了健壯、力量、威嚴、威嚴、 和吉祥。值此龍年到來之際,讓我們開啟“獵龍”之旅。
追蹤中國龍。
河南**客戶記者溫曉娟.
在中國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虛構的,是“神獸”。 但幾千年來,龍已經昇華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情感紐帶和精神象徵,中國兒女是“龍的後裔”。 事實上,從考古發現的角度來看,中國“龍”的蹤跡是可以發現的。
在河南的考古發現中,出土出土的帶有“龍”形象的文物數不勝數。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發現被譽為“中國第一條龍”的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蚌雕龍,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了一艘大型綠松石龍器,這兩大考古發現一出世就震驚了世界。
1987年,考古學家在距今約6500年前的濮陽溪水坡遺址發現了三組仰韶文化時期的貽貝紋文物。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一皮表示,與史前其他地區出現的單一龍形相比,西水坡蛤蜊塑龍紋與虎、鹿、蜘蛛、人紋等其他型別圖案相結合,內涵更加豐富。 特別是在編號為M45的墓葬中,墓主旁邊是用蛤殼精心塑造的龍虎圖案,東龍西虎,這與戰漢時期逐漸興起的天文學理論中“東青龍西白虎”的理論是一致的, 所以這個龍虎圖案也被認為是最早的天體圖。
在這組龍虎圖案中,龍抬起頭,弓著身子,尾巴很長,前爪和後爪踢著,形成乙個高聳的形狀,非常生動。 1987年10月,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張忠培先生在西水坡遺址視察蚌雕圖案後激動地說:“我終於在紫禁城找到了龍的祖先,它不僅是'中國第一條龍',而且是'世界第一條龍'! ”
中國考古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認為,中國龍文化起源於西遼江,遼西地區的龍崇拜觀念最早來源於8000年前的興隆瓦文化。 最早的豬頭龍原形出土於興隆溝遺址,出土的同樣屬於興隆瓦文化的扶新察海遺址出土的石樁龍,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的早期龍的形象,還有龍紋陶罐的碎片。 在他看來,陽韶文化濮陽西水埠遺址出土的三組蚌殼龍像,應與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靈家潭文化的玉龍同屬不同的文化體系,這也說明龍文化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應該是多元的。
在中國考古博物館基本陳列的“翟子中國”主題中,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作為館內珍品之一,單獨擺放在展廳內的陳列櫃中,格外引人注目。
2002年,“超級國寶”綠松石龍船的發掘震驚了整個考古界。 綠松石龍由2000多塊綠松石鑲嵌組成,體積大,製作精巧,採用綠松石片,在早期龍像文物中堪稱“獨一無二”,被譽為“中國第一龍”。
仔細看這條綠松石龍,巨大的龍頭放在梯形支架上,嘴巴微微突出,綠松石和白玉雕刻而成的蟬形半圓柱體形成乙個長長的鼻樑,還有乙個醒目的大鼻頭,是綠松石製成的,眼睛是兩塊圓圓的白玉, 身體就像一條蛇,彷彿在游泳,充滿了古老的奧秘。蟬和蛇都可以化身重生,龍與兩者結合也可以飛上天空,入水,被夏人賦予了美好的寄託和信仰。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團隊組長趙海濤表示,在二里頭遺址,龍文物地位顯赫高貴,與夏王等貴族關係密切。 這件綠松石色的龍形器皿是夏代龍作為圖騰的證明,它不是考古發掘出土的最早的龍像神器,但因為它對後世中國龍的形象影響很大,所以被認為是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千百年來,古人塑造的“龍”不斷演變,貫穿了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圖騰,凝聚了中華人民團結奮進的雄偉力量。
龍邑:陽陽寨子,中國。
河南**客戶記者張蒂怡。
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和尊嚴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獨特的精神象徵,是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團結的象徵,是維繫全世界中華人民的精神紐帶。
河南是龍的故鄉。 太浩伏羲以龍為圖騰,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後裔”。
河南在考古中發現了大量與龍有關的文物和文物,從夏、商、周到漢唐、明清、中原地“龍邑陽陽、凌陽陽”。
商朝非常重視祭祀,龍不僅記載在甲骨文上,而且大量出現在青銅和玉器上。 奎龍紋是商周青銅器的主要裝飾。 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的青銅建築構件,正面有獸面圖案,側面有一頭龍虎鬥象。 商代末殷墟女墓出土的玉龍蜷縮,頭尾相連,有縫隙,尾尖向內捲起,整條玉龍裝飾精緻,線條有力有力。 商周時期,龍形玉佩的種類繁多,有C形、S形和雙體貼合形狀。 C形龍有兩種,覺形和環形,一般從頭到尾連線,形狀和製作工藝比較簡單,是商周時期玉龍的典型形狀。
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的龍形更加鮮豔。 河南博物館的寶蓮鶴方盆上有形形各樣的龍,不僅有陰線雕刻的龍鳳飾品,腹部還有幾條蜿蜒飛翔的龍,正在緩緩向上移動。 圓圈腳下有兩條龍,支撐鍋體的龍和附著在鍋體上的龍獸向上攀爬,相互呼應,給人一種輕盈的運動感。 河南博物館禁忌的雲紋青銅器是春秋中期的青銅器,周圍有十二隻龍形妖獸,獸角大,張開嘴伸出舌頭,挺胸翹尾,爬上器壁,有喜悅和慾望。
在秦漢時期,龍的形狀基本上是定型的。 東漢王衝說:“世俗的龍畫像馬頭蛇尾。 “馬頭和蛇尾這兩個特徵貫穿了龍文化的歷史。 唐代以後出現的魚尾形,是以“鯉魚躍龍門”科舉文化衍生的“魚變成龍”的傳說為藍本。
在漢代文物中,瓦片、硯台、畫像石、畫像磚上有大量的龍紋,伏羲女媧的形象頻頻出現。 永城莽堂山漢墓出土的四神雲圖,青龍在天上,氣勢磅礴,玄武在龍口前,像是在玩青龍。
唐代的龍元素文物,更具特色的是龍形手柄瓷像和雲龍紋銅鏡。 鄭州博物館藏品的貢儀窯出土的唐代白釉雙龍瓷雕像,雕像的嘴和肩上附著著兩隻對稱的龍頭耳,龍頭伸到雕像口處,形成飲水的形狀,充滿趣味。 雲龍紋是我國古代傳統圖案中常見的吉祥主題,雲龍紋銅鏡被許多博物館收藏和展出。
少林寺第一祠尼庵正殿是宋代的建築,石刻中有飛龍身影,兩條龍相對飛翔,前者相視,後者疾馳前行,盡頭回聲。
河南博物館收藏的明代青花雲龍紋玉壺彈簧瓶,出土於滎陽嘉裕鎮楚村明周回王墓,龍頭高高,龍頭與龍尾相呼應,纏繞身體,呈現出風肆意飛揚,兇猛威猛。
龍年春節即將來臨,博物館慶祝新年,不僅可以在博物館的定期展覽中找到龍文物,也有博物館圍繞“龍”的主題進行策劃,推出以“龍”精神和“龍”文化為主題的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
河南省博物館、中國文物報社與十二生肖文化傳播聯盟50余家文博機構共同發起“走龍中國——嘉辰龍年十二生肖文物”展覽,在全省多家博物館展出。 由三門峽博物館、南洋唐王府博物館主辦的“龍從中國崛起——中國龍文化百館”已在多家博物館展出。 洛陽博物院聯合龍門石窟研究院、偃師博物館,精選20餘件不同時期、不同形態的龍元素相關文物,推出“追龍——洛陽出土龍文物專展”。 安陽博物館的“龍古今——嘉辰年龍文化展”以考古發現和文物中的龍形為立足,力求從考古視角展示中國龍文化。
龍長,前途光明。 瞄準博物館,踏上“獵龍”之旅。
三龍聚攏“君瓷茶壺”。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龍年“手工製作”迎接新年。
河南**客戶記者範夏,陳雪華,河南**舍泉**記者,姚廣強,趙姍姍。
龍行,蜻蜓飛翔,鳳凰翩翩起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吉祥的象徵,代表著力量、智慧和美麗的願景。 龍年春節即將來臨,來自河南各地的藝術家紛紛推出龍元素作品,表達對新年的祝福。
2月6日上午,焦作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蘇家作村龍鳳廣場熱鬧非凡,伴隨著濃郁的地方氛圍鑼鼓聲,龍燈鳳燈翩翩起舞,洋溢著歡快的喜慶氣氛。
今天是彩排,明日到正月初十六,蘇家作村舞龍鳳燈在蘇家作年集市上演出,農曆新年第一天和八日在鄭州文化中心演出。 蘇家作村黨支部書記吳章嶺告訴記者。
2008年,蘇家作村舞龍鳳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由焦作蘇家作村藝術家吳鶴丹創作。 每年春節,為了慶祝一年的勞動成果,期待來年有更好的收成,蘇家都要製作龍鳳形象的燈籠,表演花燈舞表演。
蘇家作龍鳳燈保護協會秘書長吳曉軍表示,近年來,隨著非遺專案的傳承和發展,村民參與率不斷提高,龍鳳的形態和規格逐漸豐富,包括大龍和小龍。 舞蹈節目也從傳統的“兩條龍一鳳”發展到20條龍、6隻鳳、50多盞伴舞燈,充分展現了飛龍舞鳳舞的魅力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就算你有很多錢,也比不上一塊君瓷。 “在中國駿瓷文化發源地禹州神源鎮,為迎接嘉琛龍年,許多工匠的作品紛紛登場。
在市駿瓷燒技傳人、河南工藝美術會會長、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劉志軍的工作室裡,記者看到了乙個叫《三龍相聚》的鈞瓷茶壺。 這件作品由劉志軍團隊設計,經過半年的反覆試驗而出爐,並獲得了新年禮物中國龍全國陶瓷創作設計大賽金獎。
劉志軍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句“三龍相聚,萬事無憂”,“三龍相聚”駿瓷茶壺上的龍,壺嘴上的龍象徵著財富和好運,趴在蓋子上的龍代表尊嚴、榮耀和力量,把手上的龍代表智慧和知識, 而“三龍吉祥”則寓意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
河南有“龍瓷”,河西北有“龍硯”。 天壇硯(盤古硯)產於中國十大名硯之一的濟源。 近日,位於濟源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專案天壇巖(盤古巖)館內,市級代表傳承人高高腳博爾特拿出自己新設計的“寶貝”向記者展示:一塊橢圓形的硯台,中下部挖出乙個柳芽黃硯池,周圍雕刻著藍色的大海吉祥雲紋, 一條龍魂貫穿其中,龍鱗分明,龍眸炯炯有神,彷彿隨時都會從硯台中跳出,飛向天空。
我們特別設計了10餘件龍元素作品,主要有《蛟龍海》、《龍鳳》、《龍鳳成翔》、《飛龍天》等,都蘊含著歡樂祥意,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家和平安寧。 高跟鞋螺栓表示,因為龍雕手法比較複雜,所以他們在去年上半年開始構思準備,龍硯系列作品採用浮雕、鏤空、豎雕等多種手法雕刻而成。
除了非遺作品,全省各地文創產品的“龍含量”也一飛沖天,有可愛可愛的布偶龍,雄偉的龍頭帽,小巧精緻的龍吊墜......龍元素的加入,不僅增添了節日氣氛,也讓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2月7日,益陽縣金平鎮興華村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春節廟會大型燈展正式啟動。 攝影:田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