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訊1月10日訊(通訊員 胡方秋)2024年12月2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銀行外匯業務管理辦法(試行)》,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指導下,中信銀行作為四家試點銀行之一,前期在嘉興、無錫、青島率先開展外匯業務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外匯業務改革的本質是對銀行自身外匯業務流程的再造。 試點線的任務不是“試水”,而是“破冰”長期習以為常的經營流程改革,實現自我革命、自我突破的“真變”。
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一直倡導和尊重試點銀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計業務發展流程。 受此鼓舞,中信銀行從戰略高度和企業轉型公升級的角度,對外匯業務流程再造進行了頂層設計,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貫穿事中事中事後的全流程業務發展框架。
先進的技術賦能,幫助客戶精準畫像。
為了找到準確識別客戶的最佳解決方案,中信銀行大膽嘗試首次在外匯領域引入智慧型AI,建立了一套“可信、可靠、迭代”的大型模型業務平台。 通過整合和利用自身資料和技術資源,挖掘內外部資料庫,實現快速整理識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客戶的盡職調查和主觀因素造成的偏差,結合外匯業務特點,形成全國一體化、規範化、系統化、數位化的客戶評價體系, 確保客戶評級分類的準確性和效率。
以中信銀行嘉興分行為例,試點第一天就完成了對77家客戶的考核,如果按照常規方式計算需要3個月以上,科學、客觀、高效的客戶考核體系為整個業務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流程中的差異化審核 提倡“越誠實越方便”。
外匯業務試點實施後,流程審核環節將按指令為優質客戶辦理結匯,“越誠信越方便”的效益將不斷擴大。
針對進出口企業單證“多、碎片化、雜項”等痛點,中信銀行推出“差異化+定製化”的“便利化+批量匯款”服務方案。 如果客戶在網上銀行中將帶有國際收支申報資訊的電子支付指令分批傳送,如果銀行在收到電子支付指令後對便利化相關交易進行審核,則可以直接批量完成跨境支付和國際收支申報,大大降低生產或傳輸物料的成本。 據統計,試點專案優質客戶辦理外匯收支業務平均時間縮短75%以上。
據中信銀行多家企業客戶財務人員反饋,該行在對企業“真理解、真信任”的基礎上實施的流程優化,讓企業感受到了便利。 此外,中信銀行嘉興分行、無錫分行參與試點的客戶中,50%以上為先進製造業企業,便利化政策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深受實體企業好評。
事後持續動態監控,基於風險實施。
為探索“風險為本”的外匯管理新途徑,中信銀行不斷豐富和完善多種風險監測模型,建立風險監測報告制度,並可及時進行回顧性篩選,實現風險的早識別、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同時,中信銀行試點分行根據自身情況,對符合自身管理特點的組織模式進行了有效重置。 在試點分公司的國際業務部,設立了二級辦公室“業務監控室”或“業務監控小組”,進一步優化分工和操作流程,將活動人員向活動前後崗位傾斜。 通過內控制度與組織架構的結合,合理配置管理資源,提高優質客戶的業務轉嫁率,提高風險防控的有效性。
中信銀行國際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外匯業務改革是對銀行內部業務流程的再造,以外匯微觀監管框架改革為契機,推動銀行本該做卻沒有做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而想做卻不做,將對推動銀行高質量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024年,外匯業務新規正式實施,中信銀行外匯業務進入全面拓展提公升的新階段。 中信銀行將借助外匯業改革的東風,繼續圍繞組織保障、流程優化、分步拓展、產品創新,鞏固拓展試點成果,以試點為示範,加大複製推廣力度,以改革創新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