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的蘭台演員曹操和曹丕父子,在歷史上是罕見的"作家"父子倆。 曹操是眾所周知的偉大作家,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丕的文學成就並不遜色於他父親。
魯迅先生甚至稱讚曹丕,認為他的時代是"文學自我意識的時代"。那麼,曹操和曹丕父子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文學成就呢?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崇尚儒家思想,其實父子倆都是宦官的後代。 雖然曹操自稱是漢初丞相曹神的後裔,但實際上,曹家起源於他的祖父,太監曹騰。
這也是很多喜歡三國史的人迷茫的地方,為什麼曹操的父親曾經是副官,而曹家當過兩千石的**,但還是有很多史學家認為曹操家是"冷"這?
究其原因,在於儒家的意義。 正如我以前多次說過的,東漢儒家思想興盛的表現之一,就是儒家思想全面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於東漢的學者來說,"修身養家,天下和平"它不再只是儒家的理想狀態,而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儒家思想對社會生活的全面介入,體現在東漢諸君大臣都引用《禮經》等儒家經典來解釋朝廷的法令,或者解釋朝廷的法令。 比如東漢的魯公,利用《禮經》和《月令》的解釋權,成功地誘使東漢朝廷改改了夏日審訊犯人的陋習。
儒家學者要想進入行列,首先需要精通儒家經典。 在東漢巡視制度下,除了曹家、袁家等特殊家族外,其他士大夫要想孝道,就必須精通經義。
這就像撿芥末一樣簡單。 同時,試用制度更強調學者的品德和風範,而不是他們的個人能力。 比如孔融,他是乙個典型的德大於能的學者,雖然他的建議不符合時事。
為了保護孩子免受負面影響,儒家家庭一般對孩子的行為有嚴格的規定。 例如,司馬方對司馬懿及其兄弟的行為有嚴格的限制。
然而,對於曹操這樣的宦官後代來說,他們的前途並不取決於儒家思想和鄉村情懷,而是取決於家族的皇權。 因此,宦官家並不重視經文和正道的修養,也不重視禮儀的修養。
曹操小時候的行為,看起來就像是沒有家庭學校,也沒有家教。 不過,他並不是唯一的乙個,當時的宦官後裔和儒家士子弟的家族有著明顯的區別。
前者強調恩道門這個詞,後者強調對經文的研究。 在東漢時期,書生受經教,書生子女為了求名利,沉浸於經中,各種才能都被視為雕蟲的小本領。 宦官是時代的潮流引領者,他們很快就接受了時代的變遷,並把他們引入宮中,因為他們不重視經文。
受此影響,皇帝也“人人有才”,而“洪都門派”的建立也由此而來。 當然,只要皇帝喜歡什麼,太監們自然會提拔。
而這種晉公升,也影響到了自己的孩子。 曹操當然也不例外。 雖然我們找不到任何關於曹操少年時期所受教育的歷史資料,但從曹丕自己的記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曹丕年輕時所受的教育,顯然更傾向於“洪都門學”,而不是儒家經典。
曹丕喜歡修辭學、鋼琴、象棋、書法和繪畫,很大程度上受到曹操的影響。
曹操父子對辭職的看法與儒家學者完全不同。 西漢著名作家、儒家學者楊雄曾說過,修辭不宜過分講究華麗的修辭。
人的美在於統治,而順從的美在於。 ——楊雄《法嚴無子》 然而,曹丕卻公然鼓吹“文字之美”,將詩歌的娛樂功能和文體美推向極致,完全無視德育等實用功能。
曹操父子對慈福的喜愛,從政治角度來解讀,是對東漢濃重儒家思想的一種反動,正如陳寅科先生所說,是東漢學者在準備篡奪漢朝之前對精神信仰的破壞。
在曹操“上位必稟賦,創作新詩,編曲成樂”的背後,心中一定沒有一絲“反經”的快感。 曹操和曹丕父子對文學的重視,也導致了一大批文人、學者因社會動盪而被迫流亡。
這些人圍著曹家,大飽口福,吟誦詩句,抒發著呼天下人心的悅耳之心和英雄情懷,掀起了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創作的高潮。
曹操父子的文學成就,絲毫不遜色於清代的太學。 然而,曹魏時期太學問題嚴重,很多太學大夫對經文的理解並不好,使學生無法學習。
即使在曹丕統治時期,精通經籍的人也不到10人,這與曹魏宮廷熟練引用儒家經典的要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相比之下,司馬懿接受了完整的儒家經典教育,但他很難取得重大的文學成就。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父子之所以成為“文藝英雄”,並不是因為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而是因為他們在學者眼中是“太監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