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印度雄心勃勃地成為世界第四大汽車銷售市場,這一目標吸引了全球主要汽車品牌的關注。
然而,時光荏苒,兩年後,印度汽車年銷量最多只有308萬輛,而中國市場的銷量卻是後者的五倍。 更令人驚訝的是,通用汽車、福特等世界知名車企在印度遭遇挫折。
為什麼印度會讓這麼多外國企業陷入困境? 從美國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印度市場的失敗可以看出,乙個新興國家的消費者需要更多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另一方面,印度似乎不明白這一點。 因此,即使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率先吸引外國公司進入,這些公司仍然面臨被印度裁掉的風險。
難道印度是乙個大黑店嗎? 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原本在印度市場佔主導地位的可口可樂,由於印度**的立法限制,被迫減持股份。 儘管可口可樂試圖重組公司,但印度**拒絕批准,可口可樂不得不選擇離開。
然而,在1991年,百事可樂抓住機會重新進入印度市場。 然而,20年後,印度**對外商投資更加果斷,這一次他們沒有重新立法,而是通過發現可口可樂廣告問題,指責他們在苔蘚上做廣告破壞生態,並要求罰款。
2003年,當印度揭露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農藥過量時,可口可樂試圖為自己辯護,但印度不相信,除非可口可樂公開配方供他們自己測試。
隨後,可口可樂不斷收到有關水源汙染和過度用水的投訴,銷售持續低迷,最終在印度市場失利。 印度一直把自己看得很高,瞄準中國,當中國製造風靡全球時,莫迪提出“印度製造”,希望能吸引外資。
這是莫迪吸引外資的口號,而中國靠人口紅利和製造業崛起,印度也想效仿這種模式,認為印度的人口即將超過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在中國生產成本上公升後,外國企業將目光轉向東南亞其他國家,印度因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高於大多數國家的科技實力而吸引了外國企業。
莫迪執政初期,承諾大力改革該國糟糕的經濟生態,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 2014年以來,印度的外資總額大幅增加,國內GDP和增長也有所改善,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在2017年世界GDP排名中,印度超過法國公升至第六位。 莫迪發展經濟的舉措,被稱為“莫迪經濟學”,廣受讚譽。
莫迪成功連任後,他發誓要繼續努力將印度的GDP增長目標設定在8%。 然而,這一次,他的魔力似乎沒有再次奏效,印度經濟出現了短暫的回公升,但故事的其餘部分令人擔憂。
2019年,印度修訂了稅法,將所得稅稅率從35%降至25%,以吸引外國投資。 莫迪本人已經介入,為商業談判掃清了道路。
從 2017 年到 2019 年,印度每年吸引 350 億美元的外國投資,其營商便利度指數從 120 多位躍公升至第 63 位,是印度有史以來的最高排名。
然而,在莫迪向外國投資敞開大門的同時,他也關閉了進口的大門,採取了一些保護主義措施,例如取消一些雙邊協議和提高進口關稅。
還有乙份**違禁品的清單,要進口。
* 2020 年 12 月,啟動了一項政策,宣布了由該公司牽頭的三項 4200 億美元的一攬子計畫,優先考慮發展印度國內製造業和供應鏈。
然而,此舉與莫迪的“少治理”口號背道而馳,市場本應主導的領域反而非常強勁。
印度已經放棄了與紐西蘭和加拿大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這種經濟政策的本質幾乎沒有以任何方式向外國公司傾斜。
其中,與印度糾纏了10多年的最有名的外資企業,恐怕就是沃達豐了。
2012年5月,沃達豐從總部位於香港的和記黃埔(Hutchison)手中收購了印度資產,而和記黃埔早已離開印度。
涉及的交易金額高達 37 美元5億美元。 儘管交易雙方——和記香港和沃達豐——通過各自在開曼群島和荷蘭註冊的子公司避稅,但印度**認為沃達豐應為交易中涉及的資產納稅,因為它們位於印度。
沃達豐對此不滿意,並向印度高等法院提出上訴。 沃達豐最初贏得了上訴,但印度隨後緊急提交了一項法案,該法案將賦予其自1962年以來對在印度的跨國公司進行收購和合併徵收交易稅的權力。
該法案很快被印度立法機構通過。
* 默許了司法部對沃達豐的要求,但沃達豐堅持認為印度憲法規定新法律不能管轄過去。 然而,印度法院駁回了沃達豐的主張,稱其不適用於印度憲法。
沃達豐隨後將案件移交給海牙國際仲裁法院。 經過六年的等待,仲裁庭終於在9月得出結論,印度對沃達豐徵稅違反了印度和荷蘭之間的投資條約,並要求印度**向沃達豐支付總計547萬美元的法律相關費用。
此外,凱恩能源公司(Cairn Energy)、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也因類似問題將印度告上法庭。
印度有90天的上訴期,但勝訴的希望渺茫。 與此同時,印度正在制定新的法律,旨在保護外國投資者,但實際上是為了保護徵稅權,避免因政策變化而引起的爭議。
據印度《商業標準報》報道,從 2014 年到 2021 年,共有 2,783 家在印度的跨國公司關閉了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辦事處,佔在印度的外國公司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截至 2022 年 7 月 27 日,印度共有 5,068 家跨國公司中有 1,777 家已離開。
自2014年以來,在印度註冊的跨國公司數量從216家下降到63家,活躍的跨國公司也從80%下降到66%,這表明印度的投資口號在吸引外國投資方面的作用有限。
事實上,印度的經濟發展仍然受到國內環境的制約。 2021年,全球經濟重創,印度也未能倖免,但這並沒有促使印度**對外資企業的困境給予足夠的重視,反而以各種理由擠壓外資企業的資金。
其中,中國手機品牌OPPO和小公尺成為印度的目標,OPPO被指控偷稅被罰款37億元。
過去在印度賣得很好的中國手機公司,現在在印度市場遭遇了挫折。 小公尺因偷稅漏稅被罰款5億元,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扣押了價值48億元的資產。
與此同時,榮耀也宣布退出印度市場。 在吸引外國投資的同時,莫迪也一直對這些公司持批評態度,只想著從中獲利,而不是讓它們長期留在印度。
如今,外國公司已經開始迴避印度市場。
有網友調侃,歐美國家的工業化主要依靠殖民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主要靠人口紅利,而印度則採取了一種獨特的策略,即吸引外資,利用其資源,然後“殺”它。
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片面的,但它揭示了外國公司在印度的經驗。 外國公司什麼時候開始哭泣的? 或許在踏入印度的那一刻,我發現註冊一家公司需要12步,最快需要18天; 或者在申請建築許可證時,需要 34 個步驟,至少需要 110 天。
奇怪的是,印度不僅有國家法律法規,還有聯邦法律,這意味著國家政策有時不被地方政府接受,甚至與國家政策相牴觸。
對於已經是局外人的外國公司來說,這種情況無疑更糟。 另外,稅務機關在印度很常見,有錢的時候,被檢查的會少一些,外資企業會被更多的調查。
* 當資金短缺時,對外資企業會更加嚴格。 為什麼會這樣? 不僅因為外國公司有很多錢可以撤出,還因為他們有人民的支援。
受歷史影響,大多數人認為,在外資企業工作等同於被剝削,從外資企業拿錢就等於成功報復。
在莫迪執政期間,他面臨著兩難境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安撫民族主義情緒以贏得選票。 這使他無法對國內經濟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吸引外資的同時,他希望外資企業能夠投資印度本土企業,幫助他們發展。 同時,他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大量財政投入的福利計畫,但這些福利過於慷慨,國家負擔不起,這可能會阻止印度將人口紅利轉化為資源。
2014 年至 2019 年間,印度的就業率下降了約 14%,2017年和2018年,失業率創下歷史新高。
莫迪**在完善勞動法和增加技能培訓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但不幸的是,技能培訓與實際就業需求之間缺乏聯絡,導致這項政策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儘管每年至少有500萬年輕人接受培訓,通過與235個部門合作來滿足製造業的需求,但他們仍然無法填補製造業的勞動力缺口。
此外,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與地方政策的不一致也導致無法全面實施,這讓雇主和工人都感到不滿。
因此,印度的失業率,尤其是年輕人的失業率仍然很高。
在印度,土地問題比勞動力問題更嚴重。 印度的土地是私有化的,法律對土地的使用非常嚴格。 2015年,日本以超低利潤與我國競爭印度專案,當然日本以較低的**贏得了該專案。
但最終,印度報了仇。 印度的土地法規定,如果是純私人專案,那麼在徵用土地時必須獲得80%的土地所有者的同意。
在公私合營的情況下,至少需要 70% 的所有者同意。 同時,對於城鎮地區的土地,需要雙倍補償,而對於農村土地,補償是2-4倍,還需要為農民安排就業。
這些規定使印度的土地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印度的土地法是建立在私有化的保護基礎上的,但印度的經濟制度、種姓制度等問題根深蒂固,難以進行全面改革。
日本承建的508公里鐵路專案,花了大量時間才徵得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因此原計畫於2022年投產的專案,在2022年只建成了10公里。
同時,日本投入了大量資金,維修專案何時完成還不得而知,如果不修復,前期投資就會白費。
印度的鐵路建設進展緩慢,樂觀地預計鐵路將在2028年完工並投入運營。 這讓人懷疑印度自身的信心。 在鋼鐵行業,南韓浦項製鐵(POSCO)在印度的一家大型鋼鐵廠投資了120億美元,但在環保組織要求150億盧比的環境費後,它被推遲了12年,只留下了一肚子苦澀的肚子。
印度渴望特斯拉,但特斯拉更願意在中國上海發展,而不是被印度的廉價勞動力所吸引。 現在,印度要想吸引更多的外資,不能再只說漂亮辭,而是要解決基礎設施不足、勞動力素質差、市場開放困難等問題,投資者需要認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