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科技競爭下,美國半導體在越南投資了80億美元
印度"過時的"是這樣嗎? 15家美國半導體公司在越南投資80億元,開啟中美技術競賽!
自從美國解除晶元禁令以來,世界各國都在嘗試晶元國產化,這其實是中美之間的一場技術競爭,誰能贏,誰就擁有一大批追隨者。
隨著華為在晶元和系統技術上的不斷進步,美國"技術至上"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 過去,美國公司投資的主要目的地是中國,但現在美中經貿關係發生了變化,美國公司不得不通過在中國設廠來轉移產能。
因此,美國給了越南和印度兩個市場選擇,原因很簡單,那裡有更多的美國人和更便宜的勞動力。
自2014年莫迪上台以來"本地製造"自該計畫開始以來,印度一直在尋求超越中國,尤其是在製造業。 "本地製造"該計畫當時並不受到美國公司的青睞,雖然有一些中國公司加入,但大多數都是其中之一"裝配廠"。該計畫當時並不受到美國公司的青睞。
當然,這對印度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隨著美國企業在印度設廠,莫迪也信心滿滿,他開始給中國企業製造麻煩,不僅罰款,還直接否決了中國企業的大量注資,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美國身上。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印度就像印度一樣"棋子"雖然許多美國公司聲稱在印度建廠,但這一切都是表面上的,這是因為印度給了他們很多補貼,而這種補貼似乎即將結束。
據熟悉情況的美國訊息人士透露,已有15家美國半導體公司對越南工廠表現出興趣,投資高達80億元人民幣,這無疑是比印度市場更誠實的做法,印度市場可能更受歡迎,儘管這可能是美國的另乙個陷阱。
英特爾(Intel)和英偉達(Nvidia)等美國公司長期與越南的半導體行業合作,他們的員工比印度和越南同行更受歡迎,這是他們未來增長的關鍵。
目前,印度佔了上風,但美國一向欺負小國,印度沒有這個優勢,即使莫迪給他們100億元的補貼。
更何況,美國周圍幾乎都是印度的頂尖人才,超過400萬印度裔美國人,其中包括100萬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顯然不想回國,也沒有中國人為國報民的意識。
美國支援平衡印度和越南與中國市場,但美國公司對短期利益更感興趣,拜登**的做法阻止了他們投入更多精力開發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