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朝軍
照片:龍灣村的景色。
相片:通往龍灣村的蜿蜒小路。
圖為:一名椽子背著羊皮木筏。
圖:黃河畔的龍灣村。
相片:遊客在龍灣村附近乘坐羊皮筏。
圖:龍灣村村民迎接紅棗豐收。
圖片均為宋朝軍、於寶榮的攝影報道。
在甘肅省**市,黃河自西向東拐乙個彎,在景台縣形成兩片綠洲,龍灣村就位於其中。 村子一邊是群山環水,一邊是驚豔連綿的戈壁灘,另一邊是天家家族縱橫的綠色農舍。
黃河蜿蜒流淌、龍灣綠洲、戈壁壩灘、龍灣村小農舍院落,數百年來相伴而行。 龍灣村的人們愛打鼓,尤其是太平鼓,每年過年,鼓聲隆隆,震天動地,託付給他們美好的祝願。
2016年,龍灣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編輯 器。 洶湧澎湃的黃河,一路向東,在這裡轉彎。
站在甘肅省**市景臺縣龍灣村入口處,只見黃河甩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一排排農舍散落在路邊,濃煙繚繞。
四面環黃河。 三面環山。
為什麼黃河突然在這裡“畫”了乙個彎? 當地村民指著山崖、綠洲和戈壁。 可想而知,在多種地質構造運動的共同作用下,黃河蜿蜒流淌而成。
遠處黃河的彎道,映照著附近山路的彎道。 全長 25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有22個彎道,是進入村莊的唯一途徑。 從山口下到谷底,垂直高度超過200公尺,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在去村的路上,可以再次從不同角度欣賞黃河的壯麗景色。
矗立在黃河對面,是一排綿延不絕的古石林。 對於當地村民來說,這裡是孩子們的天堂,也是成長的家。
古石林群形成於400萬年前,在地殼運動、雨水侵蝕和風化作用下,形成了以黃色礫岩為主的石林地貌。
初入時,彷彿踏入了乙個夢幻世界,石柱的最高點近200公尺。 石林雖大,但風景卻步履變幻,千峰奇袤競爭,陡峭的懸崖凌空而起。 走在峽谷中,峽谷蜿蜒曲折,峰林巍峨,氣勢磅礴,峰環轉彎。
裡裡外外的木筏。 鼓韻很長。
山與世隔絕,水連水,造就了龍灣村獨特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也塑造了沉著、團結、勇往直前的性格。
在龍灣村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通向外界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條是懸崖上的羊腸道,另一條是黃河水道。 懸崖路,路阻塞漫長,被當地人稱為“天橋崖”; 更多的人選擇乘坐羊皮木筏順流而下,駛向遠方。
在龍灣村村民心中,羊皮筏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美好生活的載體。 55歲的朱勝東從小就與羊皮筏結下了不解之緣,30多年來一直獨自製作和駕駛羊皮筏。
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父親會互相陪伴,拼湊好幾隻羊皮木筏,帶上煤和蘋果漂流到幾十千公里甚至十二百公里外的地方,用這些物資換取錢和驢子,買鹽等生活用品,騎著驢子沿著河岸回村里。 當父母回來時,是孩子們開心的時候,這意味著他們不僅可以吃東西,看到新事物,還可以聽大人談論外面的世界。
在一次又一次的木筏上,朱勝東學到的最多的就是“勇氣一定要大而小心”。 在黃河上,木筏工人一邊駕駛木筏,一邊漂流,這與良好的遠見和決心是分不開的。 在河中心時,可以將木筏帶到河中,玩得很開心。 但是從河岸到河中心的距離要求木筏操作員要敏捷。 每當水流稍稍急速時,他們就要調整力度和方向,到了關鍵位置就要毫不猶豫,同時要“見六路聽八方”,以免掉入漩渦。
如今,龍灣村的羊皮筏已不再作為交通工具,而是作為體驗專案。 遊客從“上碼頭”出發,許多人共用乙個羊皮筏,隨著岸邊刻有“黃河水從天而降”的石刻越來越遠,海峽兩岸的風景猶如一幅巨大的畫卷,有序地伸展開來。
木筏連線內部和外部,而鼓則將社群團結在一起。
龍灣村人喜歡打鼓,尤其是太平鼓。 他們把太平鼓看作是社會之火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元旦,太平鼓隆隆,震天動地。
方圓數十里內,龍灣村是乙個較大的村莊,也是打太平鼓最熱鬧的村莊之一。 全村有500多戶人家,每次發生火災,都會有近百人組隊,打太平鼓,載歌載舞,相當壯觀。 在幾十公尺的消防隊中,太平鼓成為最響亮、變化最廣的一環。 同時,雄偉的鼓聲,加上打樹花、滾燈、划船、舞長龍、耍獅等民間表演,將社會之火推向高潮。
談起太平鼓長壽的原因,當地村民脫口而出:“太平! 另乙個原因是太平鼓的技術門檻不高,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可以上手,所以太平鼓也成了龍灣村的凝聚鼓和團結鼓。
古村落煥然一新。 與時俱進。
龍灣村中央大街上,三棵香梨樹靜靜地矗立著,見證著村莊的發展和變遷,也標誌著生活的飛速變化。 香梨樹前中心街道的路已由土路變為磚路,旅遊巴士不時經過; 梨樹後面的建築已經從泥屋改造成兩層磚混兩層的房子,遊客可以在其中俯瞰黃河; 在梨樹旁邊的土地上,種植了被稱為“石林三紅”的紅棗、紅胡椒和紅富士。
龍灣村粗獷與柔軟的對比,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時至今日,來龍灣村的遊客都會在這三棵梨樹下駐足,聽村民們講梨樹的故事,拿乙個凍梨,切開冰塊,咬一口,一股香甜的汁液充滿唇齒。
離香水梨樹不遠處,一座名為“石林家族”的農舍熱鬧非凡。 三層樓,600多平方公尺,32間房間乾淨整潔。 在一些房間裡,遊客可以站起來俯瞰龍灣村的大部分地區。 下樓時,只見小院子裡散落著幾個大桶,上面裝飾著西北彩陶特色的花紋。 據農舍負責人介紹,一次可容納100人,去年高峰期有200多天。
在龍灣村,有120多座農舍,同時,甜品店、餐館等各種街頭商店隨處可見。 在龍灣村熱土上,有一排排果林,紅棗紅梨香,現代與傳統的呼應,自然與人文和諧相處。 漫步在古村落中,不僅能領略到動靜結合的風格,更能體驗黃河精神,感受黃河文化的魅力。
人物** 2024-02-14 版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