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道,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報告稱我國鈉離子電池將於2025年正式量產,主要用於兩輪車、小型電動車和儲能裝置。 預計到2035年,鈉離子電池**將比磷酸鐵鋰電池**低11%至24%,市場規模將達到每年142億美元。 據悉,鈉離子電池主要以鈉為原料製成,其優點是能量密度低、電化學穩定性高、耐低溫性好。 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等國的企業也紛紛宣布了鈉離子電池的量產計畫。
鈉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與鋰離子電池類似,因為鈉離子半徑 (0102 nm)比鋰離子 (0076 nm)。
鈉離子電池常見的正極材料有:層狀氧化物、隧穿氧化物、普魯士藍化合物和聚陰離子化合物。 負極材料包括:硬碳等碳基材料、鈦基包埋材料、有機負極材料、合金和轉化負極材料。
鈉離子電池的最大特點是:
1)鈉資源豐富,全球鈉含量為275%,遠高於鋰(0.006 5%);
2)成本低。鈉離子電池的電極原材料和集流體(鋁可用於正負極)成本低,使得鈉離子電池的理論製造成本為055元瓦時,成本有望降至02~0.3 美元瓦時;
3)安全性好。充放電過程中安全性更高,高低溫效能保持率高,20以下使用時仍能保持90%的容量。
鈉離子電池參數列:
2021年,中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宣布研發生產新一代鈉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的生產研發掀起了又一熱潮。 然後,在2022年,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碳酸鋰飆公升至60萬噸,這也給非常“高價效比”的鈉離子電池帶來了復甦之風。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鈉電池產業鏈25家企業共進行了82筆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鋰價將再次坐過山車**,鈉電未來發展空間是否會被壓縮,再次成為行業新關注的問題。 在回答投資者的提問時,多氟化物此前表示:“即使碳酸鋰**降到10萬噸,鈉電仍然具有競爭力。
業內將2023年列為鈉電池元年,但結果判斷有偏頗,2023年沒有看到鈉電池的增長。
未來兩年仍將是鋰價的低價週期,鈉離子電池基本不會實現成本優勢。 但就電池技術本身而言,過去兩年是鈉電發展的視窗期,也就是培育內力的階段。 企業可以把握這兩年,提高技術成熟度,降低成本。
那麼2024年會是鈉離子電池的第一年呢?
近期,鈉電池領域發展頻頻,兩款鈉電車型下線的訊息,再次引發了業界對鈉電池的關注。 12月27日,江淮釔啟動搭載中科海鈉電池的華仙電動車鈉版生產線; 2023年12月28日,江鈴集團搭載富能科技的鈉電池機型下線。
隨後,“電池巨頭”比亞迪在年初對鈉電池下了重注,再次為鈉電產業化注入了活力。 比亞迪(徐州)鈉離子電池專案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總投資100億元,主要生產鈉離子電池電芯及PACK等相關配套產品,規劃年產能30GWh。
隨著鈉離子電池的進一步大規模應用,2024年發展或將加速,到2025年,預計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將大幅下降,逐漸接近鋰離子電池的成本。
從行業增長來看,鈉電池行業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鈉離子電池有望複製鋰離子電池的快速發展路徑,成為未來10年增長潛力最大的新興產業之一。
鈉離子電池在原材料成本、低溫容量保持率、抗過放電能力等方面均優於磷酸鐵鋰電池,各方面均超過鉛酸電池,有望在2025年降低電動兩輪車(替代鉛酸電池)、A00級電動汽車和儲能電池的儲能應用成本。
優勢總是會被趨勢打敗,資源是底層邏輯,最終成本會說話。 技術會不斷發展和創新,問題不會是問題,鈉電的成本是其不變的底層邏輯。
*:在網際網絡上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