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去浪岱古鎮的時候,二十出頭的時候,我愛上了老公,有機會在他身邊看古鎮。 後來,因為宣傳工作,不斷從旅遊宣傳資料、郎岱史料、報刊、網際網絡等渠道中窺見郎岱的歷史文化,一座古鎮的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吸引著我不斷走近它,20多年的親密接觸, 總是想把筆放在紙上快速表達。
要感知朗岱古鎮,就應該從朗岱市這個名字說起。 翻開厚重的歷史篇章,我的思緒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雄偉的“郎山”(今齊鎮境內的老王山)和溫柔端莊的“傣山”(位於郎岱市)剛性軟,衍生出歷史名鎮——郎岱。
歷史的天空發生了變化,從周時期的齊齊古國到戰國時期的夜郎古國,從秦國到西漢,郎岱古鎮成了天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
在參觀古城歷史悠久的古鎮時,不妨運用現代科技,戴上VR裝置,打扮成古夫人穿梭在古鎮人頭攢動、店鋪林立的街道上。
只見孩子們在街上嬉戲,雲貴古驛道的旅客坐在茶館裡休息,擔心找不到客棧; 我聽到了乙個又乙個賣貨的商店的吆喝聲,以及外國商人討價還價購買當地特產的聲音; 在古鎮的天空中,我聞到了千年枸杞醬的濃郁香氣。
來到宋明時期,雄偉的龍氏土司府邸矗立在他面前,神秘的龍氏土司文化開始在朗岱古城生根發芽。
進入清朝雍正、道光年間,文儒學者齊聚大山書院、薛公、孔廟,談學問道教,文風濃郁。 走進城中古樹巍峨的明清廟宇,誦經聲不絕於耳,善男善女在煙火中誠懇祈禱,祈求豐收。
回到現代古鎮,微風吹拂著岱山書院前的柳枝,書院前乾隆時期建造的石城留下的古城牆承載著朗岱斑駁的記憶。 追溯明清時期留下的十六座廟宇的痕跡,佛教的禪音縈繞在古廟上空,煩躁的心情瞬間平靜如水。
回想郎岱,從永正八年設立的郎岱堂,到當時的郎岱縣,1960年因縣城“三線”建設遷至六志(今六支特區),1992年後“建撤”郎岱鎮。 從此,朗岱鎮在歷史長河中延續,古老的歷史血脈代代相傳。
初夏的一天,為了寫朗黛的相關文章,我又一次與古鎮有了更深的親密接觸。
品味郎岱鎮的古老文化,先從岱山書院的郎朗書聲中走出來,獨自走在書院的講堂裡,閉上眼睛,靜靜地盤腿而坐,讓自己的思緒回到百年前,和眾多古代文人、單身漢一起學習,彷彿學了富五車。 岱山書院歷來文風興盛,學風優良,古代浪岱鎮有7個金石43人,文人不計其數,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在岱山書院的冥想中醒來,走出書院,看著書院前的古城牆,門樓上鑲嵌的“映香”石匾吸引了我,刻有“皇帝之恩浩瀚,國泰閩安”八個字,書刻在清朝乾隆十年, 已有270多年的歷史,旁邊的古城牆長2000多公尺,高4公尺多,在古代,東、南、西、北有四個城門,分別命名為“迎祥”、“來府”、“迎雙”、“承恩”,這些碑上刻著朗岱鎮悠久的歷史印記。
接下來,移至書院左側的土司府,巍峨的龍邦土司像矗立在土司府前,府邸的木簷和綠瓦,古色古香,彷彿回到了宋明時期的龍大土司家族,在歡快的鼓聲下與龍大土司人共舞, 祈求風雨順。
土司府前不遠處,書上寫著“味道”字樣的高大牌坊左後方,是一座名為“醬園”的房子,屋旁的三個棕色大醬罐井然擺放,將醬汁罐中誘人的醬汁顏色倒入盆中, 這是起源於千年的狼膏,如今已成為朗岱古鎮特有的食品調味品,遠銷全國各地。濃郁的醬油香味,幾千年來瀰漫在古鎮上空,滋潤著古鎮百姓的幸福生活。
牌坊右側後方,有一條味覺街,裡面有一家歷史悠久的當地著名小吃店,郎黛涼粉、金絲肉糕、凹鍋豆腐、王家糕、油炸糕、布布糕等眾多美食,足以俘獲我的味蕾,不由得停下匆匆的腳步。
品嚐完所有美味佳餚後,我從味覺街右轉,走進了具有古老魅力的東門街一遊,這條街始建於明初,經歷了600多年的歷史滄桑,是郎岱古鎮的商業中心,街道兩旁都是商鋪, 服裝店、食品店、配飾店、超市等。近年翻修後,中間白灰相間的高大封火牆、竹門青瓦、青色石路、一排排寫有《應香朗黛》書的紅燈籠高高掛在屋簷下,照耀著悠閒的朗黛人的繁華日子。
當然,東門街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歷史名人的故居,近代革命烈士李伯平的故居就儲存在這裡,至今仍完好無損,至今仍由他的後代居住。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乾隆時期烏子克鄉考的黃東,他是郎岱建立殿堂以來第乙個被選為國官的人,而這位官去了廣東南越省長,然後又搬到了嘉營州和周通, 因為他一生的誠實正直,被百姓稱為“漢寶官”。清縣豐,同治時期貴州省總督趙德昌一生英勇善戰,屢建軍功勳,同樣是郎岱人,相傳貴陽東山“龍”字、錢嶺公園“虎”字崖石刻就是其書寫。 革命戰爭時期,朗岱各界人士創辦了朗岱農村師範學校,共產黨員劉學偉來到岱岱秘密組織“貴州省文藝研究會朗岱分會”,帶領朗岱農村師範的進步學生開展地下革命鬥爭。 這些歷史名人為郎岱古鎮的歲月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古鎮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穿過東門街,來到城東的文峰廣場。 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特別高大的“迎香朗黛”牌坊,老郎臺城內有6座拱門,全部在**的盡頭被毀,這是近幾年修復的拱門之一。 廣場前,有一尊“郎岱七君子”銅像,題詞顯示“百姓為父母,綠燈燈讀,誌為吏”,再現了郎岱範丐城、王炳璋等七位聖人稱君子的高尚品格。
遠處眺文峰廣場的山峰上,是蜀族唐民齋在光緒十年建造的“文峰樓”,塔頂已經破損,據說在遠古時代,因為塔頂住著害鄰的蜈蚣精華, 為了消滅蜈蚣精華,神派雷男電母將其擊殺,誤打誤撞地毀掉了塔頂。這也是“北一文風”的“朗黛八景”之一,其他的東山朝霞、南岳飛仙、西陵萬渡、雲盤古樹、悅浪平橋、燕江鎖鑰匙、龍清連雲,都記錄了古鎮歷史變遷中的滄桑歷程。 由於時間匆忙,很遺憾我們不能一一拜訪他們。
過馬路,來到近幾年建設特色小鎮建造的百草園,此時已是初夏,百草園內粉白相間的月見草盛開,五彩繽紛的蝴蝶在花草叢中翩翩起舞,五顏六色的身影在陽光下踩踏, 追尋花香的痕跡。蔚藍的天空,美麗的風景,我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坐在花叢中,將朗岱古鎮的美景定格在記憶中。
百草園廣場一側,孩子們在兒童遊樂場裡玩得開心,家長們在不遠處的空地上燒烤,不時笑著追著玩著眼睛玩耍的孩子們。 夜幕降臨,百草園的喧囂更加熱鬧,動感的廣場舞旋律吸引著年輕人和小朋友加入,為郎岱古鎮注入青春活力。
此刻,置身於色彩繽紛、熙熙攘攘的石里街旁,郎岱古鎮的千年時光猶如一匹白馬路過,轉瞬即逝。 穿梭在神秘的時空隧道中,歷史的畫卷漸漸清晰,強者方的兇猛將領,品格高尚的仁德人,為國而死的革命抱負者,勤勞能幹的郎岱人,共同譜寫了一幅郎岱古鎮千年的壯麗畫卷, 在歷史的長河中,越來越鮮活。
選自王華,中國僑書社主編,《大美人與梁都——六盤水地域文化文選》。
編輯:詹宇涵。
評論:盧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