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作為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後需要進行尿流改道,俗稱“扛尿袋”,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近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在腹腔鏡機械人的輔助下,成功為一名膀胱癌患者進行了腹腔鏡膀胱切除術和迴腸原位新膀胱手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功能,消除了患者“扛尿袋”的痛苦。
74歲的趙先生被診斷出患有膀胱癌,來到該市一家醫院的普外科。經過綜合評估,手術團隊確定了“腹腔鏡機械人輔助手術+腹腔鏡膀胱切除術+迴腸原位新囊切除術”的手術方案。
市立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熊思偉表示,趙先生原位患上高階別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接受傳統**治療後生存時間可能更短。 機械人輔助技術可以幫助醫生完全切除腫瘤,最大限度地減少創傷並避免併發症。 同時,迴腸原位新膀胱手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自發性尿液儲存、排尿和失禁。
因此,這種癌症的首選手術方式是機械人輔助腹腔鏡膀胱切除術,以及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和迴腸新囊切除術。 “機械人輔助腹腔鏡完成的第乙個膀胱切除術和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為手術奠定了基礎。 他說。
熊思危介紹,膀胱切除術後,醫生在趙先生的小腹做了乙個6厘公尺的切口,取出膀胱等組織,將輸尿管和腸管拔出體外,從距回盲部(迴腸末端與盲腸相交的部分)約25厘公尺處擷取一條50-60厘公尺的迴腸, 並通過切口、摺疊、縫合等步驟將這個迴腸構建成尿囊腫,即新膀胱。之後,將兩側的輸尿管植入新膀胱以重建氣腹。
手術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再次使用機械人輔助技術將新膀胱吻合到尿道殘端。 “這種手術的優點是患者可以像手術前一樣自發排尿,從而消除了終生使用袋子的痛苦。 熊思危說。
手術團隊進行機械人手術。
如今,趙先生的新膀胱保留了儲尿、排尿、節制等功能,基本恢復了正常生活。 熊思危表示,對保留生理功能的腫瘤進行手術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後、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醫院將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南方+記者李思軒.
通訊員:魏興.
作者]李思軒.
廣東省衛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