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句名言:“天子觸犯法律,犯老百姓同罪。 但是,在封建王朝統治的時代,這句話很難做到。
為什麼? 很簡單,天子作為國家機器的實際統治者,控制著軍事和政治權力。 同時,他們也是意識形態解釋權的持有者,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替代犯罪的人,或者使用其他手段來抵消犯罪。
雖然不允許天子被定罪,但天子可以定罪附庸王。 比如明初,出身貧寒的朱元璋皇帝發現兒子犯了罪,引起了很大的風波,於是判處兒子朱檀“刑罰”。
關於朱元璋的兒子,人們最熟悉的是太子朱彪和燕王朱棣。
朱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地位最穩固的太子。 他是馬皇后和朱元璋的長子,出生於朱元璋創業時期,治理國家能力出眾。 可惜的是,朱彪英年早逝。
相比之下,朱棣的故事更具傳奇色彩。 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成功造反的藩王。 奪取皇位後,他用一生向世人證明自己比侄子朱雲文更勝一籌。
至於朱檀,人們對他的了解並不多。
朱潭不是朱元璋的長子,所以在王位繼承之爭中沒有發言權。 據史料記載,朱檀生於洪武三年(即1370年),是朱元璋與郭寧妃所生的第十個兒子。
元朝被推翻後,朱元璋在南京稱帝。 為了更好地管理他所征服的土地,鞏固他的統治,他採取了“效仿周和漢制度,分諸侯建立平域”的策略。
除長子朱彪被封為太子外,其餘24個兒子先後被封印在全國重要的州會。
朱檀只有兩個月大,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被封為魯王,成為朱元璋的首位皇子之一。
因為朱檀年紀小,還處於襁褓之中,無法處理藩的事務,所以一直留在南京,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 此時,朱譚被派往山東兗州掌權。
朱檀本來就是乙個積極向上的年輕人,從小就對文學充滿興趣,待人謙遜有禮,這讓不怎麼重視教育的朱元璋感到欣慰。
朱元璋大喜,提拔朱潭的地位,下令將兗州公升格為政府。
最初,朱譚管理的網域名稱僅包括濟寧、漕州、益州和東平。 不過,隨著公升級為地,管轄範圍擴大了不少,包括資陽、曲阜、寧陽、鄒縣等23個縣,都歸魯王朱檀管轄。
此舉的結果是,朱潭管轄的面積約佔當時山東省政區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口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因此,兗州成為朱譚的據點。
然而,經過長時間的穩定,朱譚開始變得放縱起來。
他建造了魯王府,四周環繞著護城河,裡面有各種機構,總面積550畝,周長約2420公尺。
朱檀除了在府邸投入大量資金外,還沉溺於煉丹成仙的幻想中,希望能長生不老。 他整天燒香誦經,煉製金丸,不斷服用。
長期使用重金屬導致朱譚患上了神經衰弱症,經常頭痛欲裂。
為了這種頑固的疾病,朱檀從世界各地招募了魔法師。
這些江湖郎忠給了朱譚乙個可怕的建議,聲稱**頭痛需要用孩子生命的根源作為藥導。
朱檀聽了這些江湖郎忠的話,下令御兵強行徵用兗州各地村子的孩子。 這一舉動引起了極大的恐慌,這個訊息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朱元璋大怒,下令將這些江虎郎全部處死,朱檀被處以“跟蹤”的刑罰。
本以為朱檀會吸取教訓,卻更加放縱,繼續服用丹藥。
最後,由於丹藥的神奇作用,朱檀中毒失明,最後死了。 史料記載中提到,朱檀“吃了金石藥,毒了眼睛”。
朱檀年僅十八歲,就以此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得知此事後,朱元璋既生氣又難過,對朱檀的行為深感失望。 除了憤怒,他還給了朱譚乙個刺耳的惡詞——“荒涼”。
朱檀死後,按照太子的禮儀,在山東省鄒城東北25裡九龍山南麓為他修建了一座陵墓。 由於朱檀是最早去世的王子之一,他的陵墓也被稱為“明初太子的第一陵”。
朱檀荒謬又不講道理,他的死引起了很多討論。 然而,很多人對朱元璋對兒子施加的“髡形”懲罰並不清楚,甚至連“髡”字的發音都不清楚。
事實上,“髡”字的發音是“(kun)”,而“髡刑”是中國古代一種刑法的名稱。
關於“髡罰”,《朔文節子》解釋道:“髡,剃光頭發。 早在春秋時期,“對身體的懲罰”就已經存在了。 屈原的《楚辭與石江》裡有一句話:“撿起民意。 它描述了春秋時期楚國的一位隱士,他因犯罪而被處以頭顱。
在古代史上,考古發現證實,在秦漢時期,“髡”的殘酷懲罰早已作為一種獨立的懲罰而存在。
考古發現表明,《法律問答》中記載了“擅自殺戮、懲罰、懲罰後代”的內容,表明“髡刑”的存在早已確鑿地記錄在秦堅在睡虎地出土的文字中。
有證據表明,“懲罰”作為一種懲罰,不僅得到了出土文物的支援。 《風俗記》中具體描述:“秦始皇派孟天修長城,罪犯被流放到鮮卑山,然後繁衍。 這些人都被剃光了頭,作為不法分子的標誌。 這個記載清楚地表明,去修建長城的囚犯也被迫留鬍子,以區別於普通士兵。
據《太平天國評論》報道,“處決”歷代都有,但關於罪犯的頭髮是如何被剃光的,仍然存在疑問。
在642卷引述的《體罰論》中,他批評了當時的司法不公,有一句民間諺語說:“洛陽富家門子韓波密不是三百鞭子之一,頭到耳膝。 這句諺語暗示罪犯受到“懲罰”,他們的頭髮應該剃到耳朵,但由於官員的偏袒,頭髮可以保持到膝蓋。
此外,《晉書》也有“刑罰”的記載,說:“古人用刑制.......”例如,如果死者是慣犯,如果他被送了三英吋,他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這段歷史記錄明確指出,遭受“毆打”的重罪犯的頭髮不應超過三英吋,並為此提供了明確的解釋。
在考古學領域,有一句至理名言:“孤立的證據是站不住腳的”,意思是單條證據不足以支援乙個結論。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對歷史刑罰的處理,僅僅依靠歷史描寫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出土文物的實證證據才能充分理解這種刑罰。
近日,在山東諸城前梁台出土的漢末漢陽太首孫聰墓中,發現了一塊珍貴的畫像石,上面畫著一幅“鞭打圖”。 在照片中,一名囚犯的長髮被剪短了。
這些考古發現清楚地表明,處決不是完全剃掉囚犯的頭髮,也不是簡單地剃掉囚犯周圍的頭髮,留下頂部用來紮辮子,而是將長髮剪成短髮,通常長約三英吋。
古人對“處決”的熱情有多高? 涉及哪些文化和法律因素?
如今,對於現代人來說,理髮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部分,頭髮也只是被視為美的象徵,沒有其他神秘的功能。 但在古代,這個概念卻大不相同。
古人非常重視頭髮。 例如,徐申的《碩文節字》指出,“胖”字的意思是“根”。 《康熙辭》也有類似的解釋:“腎體在頭髮”、“血的榮耀在頭髮”。可以看出,乙個人的腎臟是否健康,血液是否充盈,可以從頭髮的狀態中窺見一斑。
《孝經》也高度重視頭髮,將其與孩子是否孝順聯絡起來,強調:“身體的頭髮是父母給的,不能有絲毫傷害,這是孝道的出發點。 ”
由此可見,損壞他人的頭髮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行為。 在古人眼中,頭髮不僅僅是頭頂上的普通頭髮,其實是與人的靈魂息息相關的,是身體本質的聚集地。 一旦頭髮被剪掉,身體就會失去活力和靈氣,生命和健康也會受到相應的威脅。
在古代,祭祀活人是一種普遍的做法,但隨著文明的進步,這種殘酷的習俗逐漸被淘汰。
然而,祭祀儀式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此人們開始使用頭髮等替代品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嚇壞了,不小心踩進了麥田。
他曾經宣稱,那些破壞肥沃土地的人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於是,曹操拿起刀,打算處死自己。 只是在顧問的勸說下,他才決定剪掉鬍鬚和頭髮,以代替懲罰。
中國對頭髮的迷信信仰並非獨一無二,歐洲也有類似的傳說。
例如,參孫,舊約士師記中描述的大力士,據說由於他的長髮而擁有超人的力量,一旦剃掉,他就失去了力量。 古代法蘭克人還認為,剃光頭發與失去生命一樣重要。 可以說,頭髮在各種文明的早期發展中都被視為極其重要的物品。
除了剪頭髮會對您的健康造成傷害外,即使是剪掉的頭髮本身也與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如果它落入敵人或鬼魂的手中,人的意志可能會受到控制。
古代波斯人在剪頭髮時也進行了必要的儀式,並將頭髮單獨埋在室外洞穴中。
孔子的《呼喚靈魂》一書中提到乾隆時期出現的乙個團體,他們剪掉孩子的頭髮,引起了社會的恐慌。
結論:因此,朱元璋對兒子朱檀的“懲罰”,可以看作是極其嚴厲的懲罰。
朱檀雖然沒有受到身體上的傷害,但在精神上卻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這讓他每天都活在極度恐懼之中,再加上朱譚毫無悔改的跡象,繼續沉迷於毒品,最終離世。
在網路上,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