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記者 王瑞華.
在春天開始之前和之後,一切都恢復了,從那時起就有了春天。 蕪湖市南嶺縣奮鬥食用菌專業合作協會的蘑菇基地,是豐收的景象。
香菇長勢良好。 人民日報記者李希萌攝。
走進蘑菇溫室,就能聞到清爽的蘑菇香味。 在七層樓高的蘑菇架上,“小香菇”從蘑菇棒上伸出傘形的菌蓋,或稀疏或密密麻麻,生長喜人。 趁著天氣好,蘑菇種植者正忙著採摘、分揀、裝籃子,**市場。
說起南嶺縣奮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背景還不多,單單是過去,該協會就是由拱山鎮天冠、紅星、岱匯三個村於2022年成立的,目前占地面積5500多平方公尺,共有15個溫室。
每個村都成立了黨組織來領導合作社,但如何加強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是三個村面臨的共同課題。
蘑菇種植者在溫室中收穫新鮮蘑菇。 人民日報記者李希萌攝。
起初,我也想過發展蔬菜和農業,但由於技術不成熟,我們無法達成共識。 大會村黨支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王榮思坦言,他看到吉山鎮的蘑菇產業後,就去借鑑經驗,然後一拍即合,選擇了一塊與三村接壤的荒蕪山地,建溫室、種蘑菇。
就這樣,香菇在公山鎮生根發芽,當年建棚收割,當年就有了利潤。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在,基地不擔心木耳棒缺,不擔心產量,也不擔心銷量不足,農民在打理完溫室後會照顧好蘑菇棒,10天,一簇簇肉質的蘑菇可以撐起一把“富傘”。
蘑菇種植者正忙著裝上一籃子新鮮收穫的香菇。 人民日報記者李希萌攝。
乙個棚子約400平方公尺,可以放置1根木耳棒約60000枝,每根蘑菇棒可採摘3至5斤鮮蘑菇,採摘週期可持續6個月。 說起蘑菇,王榮思就像是幾件寶貝,他告訴記者,春節前,每天能採摘100多筐蘑菇,一天可是四五千斤,賣家直接上門,省時省事。
說話間,一輛掛著浙江K號牌的廂式貨車穩穩地停在了蘑菇棚外。 賣家全青松拉過手剎後開啟車門,見到王榮思就問:“下午能走嗎? 這次旅行是260籃子,直接送到麗水。 ”
沒問題,我保證不耽誤,我在棚子裡撿裡鏗! 王榮思回應道:“都是新鮮採摘的新鮮蘑菇,冷庫裡囤不了。”
新鮮蘑菇在市場上。 人民日報記者李希萌攝。
要知道,自從這個季節蘑菇上市後,基地溫室就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
64歲的王思怡,過去一直在國外工作,2022年回到家鄉後,成為蘑菇基地的技術管理員。 “每天早上7點過來,我到基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量溫度,檢查濕度,負責溫室的通風保溫。 ”
濕度不應超過70%,溫度不應超過25度,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0攝氏度左右......雖然不是專業班出身,但能聽說王思義已經成了村里種香菇的“高手”。
香菇對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的要求都很高,蘑菇棒進入棚子後,要時刻注意棚內的環境,保證蘑菇棒順利生產,“王思怡一邊說,一邊從蘑菇棒上採摘乙個飽滿有花紋的蘑菇, “這是蘑菇,需要適度的陽光照射才能自然'開花',因為蘑菇薄,狀況良好,所以在市場上特別受歡迎,價格好的時候,1斤7元就能賣到。” ”
新鮮蘑菇裝在籃子裡,準備發貨。 人民日報記者李希萌攝。
如今,香菇已成為公山鎮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市場不僅覆蓋蕪湖、宣城等周邊城市,還出口到上海、浙江、江蘇等長三角市場。
目前,基地的開發主要以生產新鮮蘑菇為主,受設施技術限制,只能忙半年半年。 王榮思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建設新的智慧型恆溫溫室,可以保證一年四季都有蘑菇採摘,未來計畫開發蘑菇酥、蘑菇醬等深加工產品,讓鄉村振興更有動力,村民更有“蘑菇”力來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