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老外其實挺慘的,可是要是敢卡住我們的脖子,最後我們不僅突破了,還賣給了他的老家,盾機就是這樣。
盾構機是用來修隧道的,最早是由法國人建造的。 19世紀初,人們用它來建造隧道,當時我們不知道有這樣的東西。 直到1987年,我們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去義大利考察,看到人們的盾機乙個月就能前進1300公尺,這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也想用。
再過幾年,我們就要修秦嶺隧道了,就想著能不能用別人的盾機,就花了7億元從德國買了2臺盾構機。 盾構機與其他東西不同,你買高鐵,你可以在任何線路上使用它,但盾構機是根據隧道的直徑、地質條件和環境溫度量身定做的。
而且,歐洲國家太囂張了,人們認為你沒有,所以就賣給你,而且售後服務態度不好,你讓我修機,那我每天不付3000美金太多,或者從離家開始; 我修的時候,我不讓中國人在場,如果你不接受,那就算了。
2001年,我們從德國購買的海瑞克盾構在挖掘過程中失敗了,整個專案停止了,等待來自德國的專家。 當時有人很好奇,想看看這個專家的水平有多高,結果這個專家是乙個26歲的哥倫比亞工程師,他剛工作2年,在德國只是乙個普通的工程師,所以我們就成了專家,那你看, 很明顯,欺負中國人。
錢花完了,請了專家,問題解決了? 不,因為這些外國專家,維修時間是他們定的,他們不加班。 我不喜歡加班,但專案有工期,耽誤1天就是錢。
我覺得這些外企挺沒眼的,想想看,中國的大市場,你長得這麼醜,能不能,肯定能忍不住。 2002年,我們將盾構機納入863計畫,並決定開發國產盾構機。
盾構機其實很複雜,號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但是我們挑明珠,一台盾構機有2-3萬個零件,涉及土木工程、測量、機械、電氣、材料、控制等十幾個學科,對每個學科都沒有缺點,就是乙個六角戰士得到的盾構機。
中鐵隧道集團已經變成了乙個18人的研發團隊,這些人都是年輕人,他們去了施工現場,走遍了幾乎所有建設地鐵的城市,觀察了一台又一台盾構機,弄清楚了盾構機的原理和結構。 經過6年的技術研究,我們終於研製出了國產盾構機。 但問題又來了,國產盾機有,但沒人敢用,施工方只好聽甲方的意見,但為了保證工期和質量,甲方覺得國外盾構機更安全,不是國產的,最後天津地鐵3號線,讓它和德國盾構機一起挖掘。
這個專案,卻徹底開啟了中國盾構機的名聲,當時是什麼,就是這條地鐵上面,有很多古建築,包括張學良的故居、博物館和一座瓷器屋,這個瓷器屋,特別貴,如果地表沉降控制不好,建築物就會產生裂縫,然後你就會損失很多錢, 而施工方也非常緊張。
最後,我發現中國的盾機是有原因的,它安全地通過了這些古建築,而且比國外的同台盾機要好。
按照劇本,國產盾構機是要走到人生的巔峰,可惜現實並非如此,施工方還是不敢用國產的,因為慣性思維,我覺得進口的就好了,國產盾構機要耽誤工期,後期就很麻煩了。
國產盾構機確實打消了人們的疑慮,還是在2012年的成都地鐵線上,成都的地下施工條件非常複雜,當時人們說只有德國盾構機才能使用。 但施工方抱著試探和觀察的態度,讓國產盾構機和進口盾構機同台競技,左右線同時挖掘。 結果,我愣住了,國產盾機的進度更快,比進口快了兩個月,口碑一下子就開始了。
同年,馬來西亞的乙個專案也需要購買一台盾構機,於是我們去招標,但馬來西亞根本不相信我們,說我們沒有經驗,但又經不起中方多次溝通談判,最終馬來西亞同意購買2臺, 事後才知道,這個決定是相當正確的,因為中國的盾構機,創造了馬來西亞盾構的新紀錄,提前43天完成工期,除了中國,真的沒有人能完成。
關鍵是中國盾構機的價格還是很便宜的,過去我們進口了一台,花了35億,現在只有2500萬,複雜點也就只有5000萬,以這個價格,誰能打敗中國,所以中國的盾機,不僅在中國的土地上,還出口到新加坡、法國、義大利、黎巴嫩、俄羅斯等27個國家。
所以我覺得外國人應該挺怕中國的,高階製造,中國差不多就完蛋了,不管是什麼技術,但一旦被中國掌握了,中國就比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