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南的反擊45周年
作者:被遺忘在江湖中。
宣告:Bing表示,原作首秀,全網已開放維權,抄襲處理必查
逆襲越南,徐世友和楊德志誰好?
由於我軍在對越南的反擊中同時從東西兩面進攻,因此東線廣西方向有徐世友(廣州軍區司令員)和西線雲南方向的楊德志(昆明軍區司令員)兩位總司令。
從我軍投入的兵力數量來看,東線出動了6個軍、19個師,而西線只有3個軍、9個師,東線是主要進攻方向; 從殲滅的敵人數量來看,東線殲滅了4萬敵人,西線殲滅了1個敵人60,000,東線的成果更大。
我軍的火焰噴射器讓喜歡鑽洞的越南軍隊嘗到了滋味
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人會說東線徐世友你為什麼不和楊德志在西線打好? 持這種觀點的人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點是東線潛伏在敵後方的戰術用得不好,沒有達到突襲的目的,所以打硬仗很多; 西線的攻勢相對順利,幾乎是一刀切開亂。
第二點是全軍在東線半邊的撤退組織不夠精細,比較廣泛,以致發生了第50軍第150師第448團遭到伏擊的嚴重事件,最後損失了532人(其中被俘219人)。
第三,東線被摧毀的敵人數量是西線的 2 個5 次,但 ** 是西線的 2 次9次。
那麼,許世友的東線真的不如楊德志的西線嗎?
徐世友、楊德志是我軍開國大將中的佼佼者。
從戰時的資歷和軍功來看,徐世友和楊德志不相上下。
土地革命時期,許世友任紅四軍司令員,楊德志任紅一軍司令員; 抗日戰爭期間,兩人都是八路軍旅長和二級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他們兩人也是半斤八十兩,都是兵團師指揮官; 為了抗美援朝,兩人都是義勇軍司令員,楊德智還擔任義勇軍團長。
徐、楊也是開國將軍,擔任大軍區司令時間最長的,均長達25年。
不僅如此,徐和楊的伯樂都是“朱毛”,他們也曾在劉鄧手下演出過。
許世友三次穿越草原,朱老總結為“一歲朋友”,在反抗大學時,被董事長的氣度所折服,從此忠心耿耿。 而楊德之是長征時朱毛最寵愛的將領,解放戰爭的晉察吉軍區不利,楊德志乾脆被朱先生提拔為野戰軍司令。
徐、楊兩位將軍在戰爭年代都在劉鄧手下合作。 抗日戰爭期間,徐世友擔任第129師第386旅副旅長一年多,抗戰勝利後,楊德志擔任山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一年多。
在對越南的自衛反擊中,鄧公也算是再次動用了兩個老部下。
至於徐世友和楊德智,以及戰術和戰術的運用,其實各有各的優點。
45年前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既輝煌又悲慘。
據說,這場戰鬥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我軍在戰略決策和戰術運用上總體上非常成功,乙個月的“閃電戰”完全出乎蘇越兩軍的吃驚,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說打得很激烈,主要是因為我軍整體上碾壓,自己的**也不小。 從公開資料來看,東線陣亡5100餘人,受傷15400餘人,失蹤900餘人;在西線,有2700多人陣亡,6000多人受傷,10多人失蹤。
既然對越南的反擊是“自衛”,我軍的目的也很明確。
如果用16個字來概括我軍反擊行動的總體目標,那就是:
東西方,突如其來的襲擊,越過邊界,恐嚇河內。
我軍的目的是懲罰越軍忘恩負義、無端騷擾我疆南部邊境,讓對手在困難面前撤退,同時威懾蘇軍,而不是與越軍全面開戰。 所以脅迫河內,而不是“占領”或“占領”河內。
從客觀角度看,許世友的東線和楊德志的西線採用了相同的戰術,即縱深滲透和分而圍。 但是,東西兩條戰線都存在部隊滲透力差的問題。
關於全軍撤離的組織問題,東線確實存在問題,東線沒有西線那麼嚴密。
但是,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當時的西線總司令已經是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張公秀(楊德之已病回京**),二是東方面軍還是西方面軍,具體負責組織撤退的是軍師團級指揮員。
從指揮風格上看,徐世友和楊德志(張公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型別。 紅四的徐世友給人一種“兇猛”“兇猛”的印象,而紅一的楊德志(蘇羽手下的張公秀)給人一種“儒家”和“智慧”的印象。
但是,東線第448軍第150師第50團撤退失敗的主要責任是軍隊的方面指揮部(工作組),與東線總司令徐世友關係不大。 要知道,在進攻如風、風退的閃電戰中,無論是徐世友還是張公秀,都做不了一切細緻入微的事情,撤退命令下達後,部隊統帥才是主要執行者。
至於東線**,是西線,29次,人們認為東線不如西線,東線的地位和面對的越軍人數完全被忽視。 要知道,直接達到“脅迫河內”目的的,是許世友的東線。
事實上,許世友東線的重要性明顯高於西線:東線離河內更近,前面的敵人更強,打擊任務更重,所以投入的兵力也比西線多。
總的來說,東西兩條線各有利弊,徐世友的東線比楊德志(張公秀)的西線發揮的作用更大。
首先,從地理角度來看,廣西比雲南更適合用兵。
廣西與越南的4個省接壤:河江省、曹平省、諒山省、廣寧省(越南第一軍區); 雲南與越南的3個省接壤:奠边省、萊州省和老街省(越南第二軍區)。
廣西友誼關距河內135公里,雲南河口距河內230公里。 我軍打“閃電戰”,從廣西越境脅迫河內,顯然比往雲南方向更有效率,雲南山高,道路險惡。
如果使用海軍支援,廣西的沿海優勢也不是滇內陸方向所具備的。
其次,東線對面的越軍實力明顯強於西線。
東線對面的敵人是越南第一軍區,有9個師,10萬人,第一線有325B、338、346師,戰鬥力還不錯; 二線還有312師、431師、327師、329師。
西線的敵人是越南軍隊第二軍區,有7個師和5個5萬人,包括戰鬥力較強的316A師和345師,但除了二線的326師和344師外,還有一定的戰鬥力,334師、341B師、411師都是臨時拼湊而成的。
第三,東線將領人數眾多,將領範圍廣,將領配置明顯強於西線。
在對越南的自衛反擊中,東線總司令許世友可以說是星光熠熠。 廣州軍區政委為開國中將項忠華,副司令員為開國中將劉昌義(許世友的一線助手)、開國少將吳忠(下沉42軍司令員)、開國少將歐志福(下沉41軍司令員)。
西線總司令楊德智的搭檔是開國政委劉志堅中將,他的副手是開國少將張公秀、查玉生。
第十一軍部隊從金平方向凱旋行軍,當地百姓歡迎
從戰後越軍的反饋來看,徐世友在東線的破壞力讓他們更加恐懼。
許世友大舉向河內施壓,炸毀了沿途的基礎設施,嚴重損害了越軍和越南的戰爭潛力,讓越軍不寒而慄。 然而,1979年以後,騎兵線抽撤行動和嶗山車輪戰主要集中在雲南方向。
優質作者名單
1.《中越戰爭秘錄》,金輝等,時代文藝出版社;
2.《許世友的最後一戰》,周德利著,江蘇人民出版社。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貢獻,私信必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