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按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精神榮譽獎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集團公司黨組決定授予33名個人、17個集體“2023年度航天精神模範獎”; 18名個人、12個集體榮獲“2023航天精神青年模範獎”。
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將持續發布在工作中積極踐行航天精神的模範個人(集體)的先進故事和精彩真知灼見。 本期刊登的獲獎者是劉錚,2023年航天精神模型,第一學院211工廠。
以“振興中國製造業”為己任
2001年,18歲的劉錚拿著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走進了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大門。 精彩的4年大學時光匆匆而過,畢業的那一刻,即使成績優異,劉錚也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和很多同學一樣,難免猶豫不決:要出國深造嗎? 還是繼續讀研究生? 還是直接去公司的高薪職位?
“它一定在這裡! ”
劉錚選擇進入一家國企。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與他的偶像劉百成院士有關。
有一次,劉百成院士給清華同學講課,在最後乙個環節,白髮蒼蒼的老院士顫抖著站了起來,眼睛像火炬一樣掃向觀眾,蒼老的聲音突然響起:“作為清華同學,你們應該把振興中國製造業當成自己的責任! 這一幕讓劉錚心顫兢兢,他暗暗下定決心,把“振興中國製造業”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國有企業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去那裡,我才能為'振興中國製造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劉錚把目光投向了國有企業。
碰巧的是,在畢業前夕,時任航天科技第一院集團211廠總工程師回到母校清華大學進行講學交流,劉錚第一次接觸和了解了航空航天。 前輩口中的211工廠,機械加工能力強,讓他嚮往。 隨後,他迫不及待地參觀了211工廠。 他站在一號車間那台龐然大物般的數控工具機前,心中的震撼變成了狂喜:“一定是在這裡! ”
回到學校後,他就像乙個怕遲到的學生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第一時間向211工廠投遞了簡歷,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工廠1號車間的工藝組。
在實踐中成長
剛到車間時,劉錚第一次接觸到各種大型數控加工裝置,很多工藝不懂,軟體用不了多少軟體,對很多系統都感覺很陌生。 不過,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困難,而是驚喜。
在學校裡沒有足夠的東西可以學習,所以我們必須迅速“充電”。 說起那段青春歲月,劉錚的嘴角上揚。
中國製造業的振興不是烏托邦式的夢想,必須在實踐中一步一步地完成。 劉錚珍惜每一次在實踐中鍛鍊的機會,在生產現場跟蹤生產,虛心向有經驗的工匠和操作人員請教,熱切學習程式設計的相關理論和軟體,在實踐中驗證學習成果。
當時,劉錚剛好接到乙個畫圖和程式設計產品的任務。 在短短乙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完成了100多個零件的數字建模和程式設計任務,在快速提高程式設計技術的同時,還提出了獨特的建模思路,方便設計後對CNC程式進行修改。 從此,劉錚在數控加工領域一窺風口。
勤奮不僅能帶來成功,更能帶來進步。 2007年,24歲的劉錚憑藉精湛的技術成為“千工具機增效工程”專案的實際負責人。 結合開發任務,他將先進的切割理念引入到實際工藝設計中,並優化了傳統的工藝流程。 短短兩年時間,劉錚團隊完成了“千台數控工具機效率工程”的第一階段,多台數控工具機的效率提公升了20%至50%。 當第二階段任務啟動時,劉錚再次成為主要負責人,帶領團隊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
你是個天才! 人們這樣稱讚他。 但只有劉錚自己知道,收穫是碩果累累,靠的是“種植者”日復一日的耕種。
2012年,29歲的劉錚成為當時211工廠最年輕的副總技師,大家由衷地稱讚他為“數控的驕傲之子”。
不服輸的“強脾氣”
我們這一代航天員正處於乙個新時代,這是我們努力工作、有所貢獻的大好機會。 不服輸敢於挑戰的劉錚,面對困難問題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在航空航天領域,有大量的零件只能通過角銑頭加工。 在傳統的工藝方法中,角銑頭安裝在五軸工具機上後,不能使用五軸聯動功能,只能作為四軸半軸使用。
劉錚決定克服這個問題。 經過大量一流的試驗和論證,他自主研發了五軸工具機的五軸聯動功能,增加了直角銑頭,拓寬了裝置的加工範圍,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加工精度。 過去加工12小時的產品,現在保質保量,3小時即可完成。
在世界製造業轉型的背景下,中國航天製造不能置身事外。 資訊物理融合系統、工業大資料、射頻識別等新興技術逐漸進入航空航天製造業。
現在,1車間的技術人員只需點選滑鼠,選擇合適的工藝模組進行組合,即可在短時間內完成乙個零件的工藝規範編制和工作。 然而,幾年前,由於缺乏通用的工藝模組,每個零件都需要技術人員從頭開始建模和編寫工藝規範,效率低下且耗時。
在一次訪問中,劉錚發現,軟體二次開發對過程程式設計自動化的重要性,特別適用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任務的研發企業,恰好符合航空航天領域的這些特點。
劉錚頓時開悟了,立刻向車間建議進行二次軟體開發。 在車間的支援下,他和車間的工藝骨幹統一了標準,製作了乙個快速程式設計模組,使工藝程式設計工作得到優化,降低了技術人員程式設計的強度和難度,從而提高了效率,保證了質量。
現在車間大大提高了工藝程式設計的效率和質量。 劉錚為這一變化做出了貢獻。 說起劉錚,原一車間主任賈世強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一些產品的槽內壁的加工,是困擾大家多年的長期難題。 2019年,劉錚將該問題列為優化專案。 有人勸劉錚:“你有多大把握十餘年沒人能把問題優化出來? 不要以浪費的爛攤子告終。 ”
工匠是“喜怒無常”的,我也不例外。 “振興中國製造業”確實不是乙個人光用的,但如果他不打,你不打,那就永遠做不到? 劉錚啟動了試點專案。 最終,他和他的同事們成功地克服了這個問題,贏得了大家的欽佩。
別人看到的是,劉錚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既累又有風險。 但他自己說:“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因為我的工作是我的愛好。 ”
這就是劉錚,乙個不忘初心的航天少年。
*: 中國航天報
溫長軒. 海報:第一航天科學院集團。
編輯:丁傑.
由劉懷玉和任長生編輯。
校對:劉暢。
監製:黃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