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28年,蘇聯工業已基本恢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平。
儘管蘇聯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工業化,但與美國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和德國經濟的繁榮相比,其經濟成就相對較弱。
史達林迫切希望改變現狀。
結果,蘇聯啟動了第乙個五年計畫,旨在通過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來推動蘇聯的工業發展。
這個計畫要求整個蘇聯人民致力於重工業的發展,以便迅速實現經濟現代化,實現工業的快速增長。
然而,蘇聯面臨著乙個關鍵問題: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原始積累從何而來?
只能是農民。
為了獲得蘇聯工業化所需的原始資本,史達林於11月1929通過了一項關於農業集體化的決議,同時擴大了現有工業。
到1933年底,998%的蘇聯農民加入了集體化。
搶人地,搶人錢,無異於弒親,而蘇農又不是機械人,所以擺脫了沙皇,迎來了大林戈,自然要反抗。
然而,史達林明確宣布:
“那些反對集體化的人是共產主義的敵人。 ”
那些不同意的人要麼面臨處決,要麼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在高壓下,蘇聯農民別無選擇,只能放棄自己的土地和財產,加入國營農場。
在加入集體化之前,蘇聯農民對屠宰牲畜,焚燒農具和種子表示不滿。
這導致了蘇聯的嚴重饑荒,估計有 600 萬至 1000 萬人喪生,其中僅在烏克蘭就有約 300 萬人喪生。
史達林並不關心這一點,因為在他看來,與蘇維埃國家的命運相比,農民的犧牲是必要的。
在那些年裡,蘇聯的農產品產量減少了78%,但國家的購買量增加了150%,而且給出的**相當便宜。
這兩者的區別恰恰是蘇聯工業化所需的原始資本。
史達林把他所有高度剝削的資本都投入到工業化中。
那麼蘇聯**購買技術和裝置呢?
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終生敵人。
蘇聯之所以能夠與其死敵合作,是幸運的。
1929年,美國陷入“大蕭條”,經濟崩潰,工人失業,資本找不到投資渠道。
就在這關鍵時刻,史達林發出了邀請:“趕緊生產,我買! ”
史達林的號召很快得到回應,美國趕緊派出70多個技術援助專案。
到 1931 年,這個數字增加到 124 個,涵蓋冶金、工業機械、農業機械和飛機等高科技領域,總價值為 4000 萬美元。
甚至許多美國工程師為了維持生計,也毫不猶豫地投身於蘇聯的工業化。
例如,第聶伯河水力發電廠是由美國專家用美國裝置建造的,高爾基汽車廠得到了福特的援助,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從美國拆除並交付給蘇聯,哈爾科夫拖拉機廠的總工程師也是美國人。
只要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賣不出去的東西,史達林就全拿了,幾乎50%的機器裝置一下線就運到了蘇聯。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國家還向蘇聯提供了高達17億美元的貸款。
美國不怕蘇聯借錢,也不怕蘇聯是意識形態對立的敵人,怕蘇聯不和它做生意。
怎麼說那句話,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蘇聯現在擁有充足的資金和裝置,但如何利用這些資源,確保經濟的健康發展,是乙個複雜而關鍵的問題。
史達林選擇採取強制性的計畫經濟,以保證蘇聯工業化道路的順利實施。
計畫經濟的最初目標是有序發展,避免產能過剩等問題,而不是僵化和僵化的強制。
然而,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計畫經濟是一種強制性的指揮措施。
他把工業企業組織成乙個“獨一統”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下級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上級接受上級的指示,所有命令最終都由史達林下達。
任何不服從、擾亂秩序或未能完成任務的人,無論是幹部還是工人,都可能面臨勞動改造甚至槍決的懲罰。
作為獎勵,蘇聯為工人提供了良好的福利保障,引入了八小時工作制,甚至優先向工人分發麵包和公尺粉。
在嚴厲的懲罰和豐厚的獎勵的情況下,如何選擇並不是那麼困難。
史達林正是通過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將蘇聯人民與工業化之旅聯絡在一起,以實現追求強大國家的目標。
1937年,蘇聯順利超額完成第二個五年計畫,鋼鐵產量達到1770萬噸,煤炭產量達到128億噸,發電量達到365億千瓦時。
同時,蘇聯在鋼鐵、飛機、汽車、化工、重型機械等領域成功建立了6000多家企業,不僅為蘇聯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且佔全球工業總值的10%。
到194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蘇聯的年均工業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17%。
在此期間,重工業的比重增加了395%上公升到61%,機械製造業產值佔整個工業產值的30%左右。
換言之,史達林的目標達到了,蘇聯完成了從落後農業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
而在這個工業化程序中,基本上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建成的。
史達林還直言不諱地說:“在我們所有的重工業工廠中,大約三分之二是在美國的技術援助下建造的。 ”
史達林沒有提到的另外三分之一是在德國、英國、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和日本等工業國家的資助下建造的,其中包括大量美國在歐洲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