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變暖為特徵的氣候變化正在世界各地發生。 主要原因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規模燃燒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等人類活動導致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到大氣中。
為了防止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生態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國際社會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 強調人類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增加對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清除,以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避免對人類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定義,將“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和機制”。"稱其為“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質的形式封存在植被和土壤中,這一過程和機制實際上可以去除已經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因此,森林起到了碳匯的作用。
此外,通過植樹造林、森林保護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成本遠低於工業減排。 總而言之以充分發揮森林碳匯功能、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暖為主要目的的林業活動一般稱為碳匯林業。 固碳林業雖然與傳統林業密切相關,但它是對傳統林業功能的進一步深化。
碳匯林業的發展應包括以下含義:
1)碳匯林業的發展總是與氣候變化聯絡在一起國際政策與國內政策密切相關,這應符合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
2)在固碳林業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固碳的積累,還要考慮專案活動對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適應性和整體服務功能,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流域保護和社群發展的貢獻。
3)對專案積累的碳匯進行固碳林業計量和監控展示對減緩氣候變化的真正貢獻。 因此,有必要制定符合國際規則和我國林業實際情況的技術支撐體系。
4)應依靠碳匯林業的發展市場機制和法律文書,通過碳匯獲取收益,促進森林生態服務市場發展,提高植樹造林的經濟效益,動員更多的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林業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基於以上認識,碳匯林業可以進一步概括為:按照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和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增強森林碳匯功能、減緩全球變暖為目標,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手段,促進森林種植、森林保護和可持續經營的林業活動,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 同時,鼓勵企業和市民積極參與植樹造林和水庫提公升活動,彰顯社會責任感,提高市民對氣候變化和氣候保護的意識; 充分發揮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功能和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固碳林業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乙個比較新的名詞,但中國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森林植被的恢復和保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這實際上是一項發展碳固存林業的舉措。 中國多年來的大規模植樹造林,不僅增加了我國的森林面積和蓄積量,而且吸收和固定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發展碳匯林業已被列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規劃的重要措施。 國家通過植樹造林擴大林面積; 加強森林管理,提高現有林分質量; 加大濕地林地保護力度;開發與森林有關的生物質能; 預防森林火災、病蟲害; 遏制非法徵用林地和亂伐,進一步發展碳匯林業。
在增強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減緩全球變暖趨勢的同時,將為國家氣候和生態安全作出積極貢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更多碳盤查、碳足跡、綠色證書、林業碳匯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老牛碳中和團隊,我們會為您指派一位老師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