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打壓下,中國晶元進出口產量三年來發生了巨大變化!
技術越先進,就越關鍵。 積體電路作為中美技術競爭的主要地位,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科技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海關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中國的晶元進出口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我們來看看晶元的進出口情況,下圖顯示了過去七年中國晶元的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和赤字情況。
自2021年初以來,半導體出口額下降了近4400億美元,2022年為4156億美元,2023年為3495億美元。
不過,2021年和2022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3年將降至1360億元,但這一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進口數字。
2021年以來,我們的晶元赤字已經上公升到2860億,2022年將下降到2617億,2023年將下降到2134億,這說明我們的晶元在過去三年中變得更加強大。
而且從晶元進出的資料來看,也是一目了然。 進口總額繼續下降,出口略有下降,但逆差繼續縮小。
從2020年到2023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晶元產能。
2020年,晶元產量下降了116%,2021年增長了333%,最高 35943億元。
然而,即使在世界半導體行業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行業也逆勢而上**69%,收率高達35144億元。
美國一直在打壓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但從2020年開始,他們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嚴厲。 尤其是近兩年,他們的目標很明顯,那就是把14nm製程、DRAM阻滯到18nm製程,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阻滯128nm製程。
但很明顯,我們在這個嚴峻的環境下堅持了下來,繼續增加產量,增加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晶元的依賴,這從前三年的資料中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我們正在向更高的晶元水平邁進,工藝技術也在進步,雖然整體來看,我們大部分企業在產業鏈上都比較薄弱,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技術在進步。
我國積體電路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預計未來國產晶元將有所改善,繼續減少進口,增加出口,提高產能,增強自給率,減少對中國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