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周五)晚間,頭部券商中金公司(中國國際金融***)公布了股東**股計畫,股東“海爾金鷹控股”計畫在未來三個月內**持股不超過2%。 在2024年中期報告中,海爾是中金公司第三大股東,持股42%。
海爾已四次**中金**,套現7418億美元。 如果按照1月5日的市值計算,**金額將超過35億元,累計**將超過100億。
1月8日,週末過後開盤時,中金公司股價下跌587%,市值一天蒸發1033億元,總市值跌至中證建投,位列A股券商第四。
這個**“海爾金鷹控股”的主體是誰?
家電王國的背後,海爾有其金融意識。 從2024年“海永恆”的城市信用社開始,到2024年成立海爾金控,再到2024年IPO卡位。 一路走來,海爾涉足銀行、保險、信託、融資租賃、小額貸款、消費金融、金融保理、PE、VC、第三方支付、理財平台、清算平台、資產交易平台、P2P、消費金融等金融業態,總資產超千億。
但政策風向已經改變。 202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決定》,同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要求“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不得登記為金融控股公司。 公司名稱中不得使用“金融控股”和“金融集團”等字樣。
嗅覺一直很敏感,“海爾金控”也相應調整。
2024年6月,上市公司小商品城(600415SH)與海爾金控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海爾金控簽署449億元**其網際網絡支付牌照——快遞。
2024年12月,海爾金控更名為海爾金盈控股,從公司經營範圍中刪除了與金融相關的所有表述,但保留了“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和財務諮詢”。
事實上,截至2024年1月,央行只接受了五家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請,但只有三家獲得了許可——中信金融控股、北京金融控股和招商局金融控股。 光大金融控股和萬向控股的申請尚未獲批。
70後“女少帥”退出**背後中金公司
海爾是中金公司的“原始股東”。
2024年4月,**匯金54歲12億元**掛牌中金95%的股權並要求一次性付款。 資金數額不小,但正如當時的**報道所說,“房地產和網際網絡公司都不好,(*匯金)選擇不多”,海爾金控順勢而為。
2024年,中金公司A股IPO時,海爾金控是僅次於匯金的第二大股東。
中金公司作為中國證券公司的標桿機構,備受關注。 海爾的**似乎也在彰顯其“回歸產業”的決心。 除此之外,前四次**公告將在 2022 年 6 月和 12 月以及 2023 年 5 月和 8 月發布。 有序**避免股價波動過大,畢竟對股東不利。
更有甚者,以超過50億元實現卡倉IPO股份,**至22%的股份可以收回100多億。 在5年中,回收的現金是投資的兩倍。
如果我們看一下這背後的第一手資料,海爾前金融“少元帥”譚麗霞的一段話,或許會有更好的理解。
在2024年底海爾官網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譚麗霞回憶說,很多同行都覺得,無論是財務部門、CFO,還是CFO,往往都得不到組織中領導的重視,那該怎麼辦呢?她的回答是,環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創造附加價值,創造價值。 因為如果金融體系能夠為組織創造價值,那麼他們一定會歡迎和重視金融。
一次拿出50多億現金進入頭部券商是增值的,所以退出賺錢也是增值,套現乙個不盈利的支付牌照也是增值。 這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
譚麗霞是“老海爾”,2024年22歲時加入海爾,當時海爾剛剛將青島電冷櫃廠和青島空調廠合併成立海爾集團。
2024年,張瑞敏牽頭成立了海爾集團海外推廣總部,推進國際化,譚麗霞作為“青年”加入。 五年後,譚麗霞成為海爾集團海外總部負責人,進入管理團隊。 世紀之交,中國加入WTO前後,中國經濟開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譚立霞無疑選擇了一條能夠“產生業績”的賽道。
2024年,36歲的譚麗霞成為海爾首席財務官。 隨後,中國迎來了又一輪金融業擴張週期。 2024年,海爾金控成立,譚麗霞擔任首席財務官,出任海爾金控董事長,並領導了後續的一系列資本運作。
但隨著海爾金融觸角的收縮,譚麗霞又開始蛻變了。 2024年10月13日,譚麗霞卸任海爾金鷹控股董事長,繼任者是80後出生的張磊。
大健康轉型也是乙個“投資”思路,融資租賃仍在增資
譚麗霞現任海爾集團副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未來關注的焦點是“大健康”。 張磊原身為海爾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海爾金融保理(重慶)總經理。
兩人身份轉變的背後,是海爾資本局的下一步行動。
海爾如何做健康產業?曾經負責財務和資本運作的高管正在轉型為大健康,投資和併購或許是一條更熟悉的路徑。
2024年12月30日,中國最大的血液製品公司上海萊士(002252)深圳)公告稱,海爾與國際血液製品巨頭基立福(Grifols)簽署《戰略合作及股份購買協議》,海爾或其指定方將出資125億元收購後者持有的上海萊士公司20%的股份00%。
同時,基立福將持有 658%的投票權,委託給海爾,為期10年。 這樣一來,海爾就有了上海RAAS 26憑藉58%的投票權,他成為中國“血王”的所有者,成為實際控制人。
根據上海瑞斯的公告,目前擁有上海、鄭州、合肥、溫州四個血液製品生產基地,產品涵蓋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類。 截至2024年2月,公司及子公司及子公司擁有42個單採站,分布在廣西、湖南、海南、陝西、安徽、廣東、內蒙古、浙江、湖北、江西、山東等11個地方。
公告**顯示,海爾對上海萊士每股的轉讓價格約為94 美元。 公告發布後的第乙個交易日,上海萊士7日休市46 美元股票。 海爾是一筆溢價收購。
市場的交易,**自然是由市場決定的。 海爾付出高價的背後,是血液製品相對特殊的稀缺性,以及上海萊士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 根據上海萊士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中披露的資訊,2024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為5935億元,同比增長19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88億元,同比增長1146%。
在成為上海萊士的所有者之前,海爾已經擁有兩家上市的健康公司:海爾生物醫療(688139),於2024年10月上市SH),同年,盈康人壽(300143)被“準後門”控制。sz)。
在隨後的新聞稿中,譚麗霞代表海爾健康表達了對此次併購的立場:深耕醫療健康核心領域的關鍵流程。
張磊接任海爾金鷹董事長,戰略方向也很明顯。
2024年12月15日,海爾產業金融官網公告,經股東研究決定,海爾融資租賃註冊資本由目前的27家增加9億元增至50億元,一期實收資本增加10億元。
融資租賃最直接的方式是出租人(如海爾融資租賃)向供應商購買貨物,承租人(海爾融資租賃客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賃貨物,租賃期滿後,承租人可以買斷貨物,貨物的所有權從出租人轉移給承租人。
從本質上講,融資租賃是一種債務融資工具,是重要的“影子銀行”。 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為577萬億元。
同時,融資租賃公司也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將自身債權轉化為債權,擴大資本槓桿是例行公事。 據《稜鏡》作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以海爾融資租賃為主要發行人的債券規模為576億元。
海爾融資租賃的主要控股股東是熟悉的海爾金鷹控股,持股3765%。這意味著海爾這次又拿出了3個765億元真金**。
當然,這筆錢也是為了“創造增值增值”,並且為了繼續賺錢。 但融資租賃業務與“行業”的聯絡更為深厚,這與政策方向是一致的。
北大方正壽險增資,還在為22年前的布局買單
2024年12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文批復,同意北大方正生活增資。 註冊資本為288億元增至45元8億元,原股東及出資比例不變。
合併增資17億元,按股東持股比例計算,“新方正集團”持股51%,日資明治安田生命持股29%24%,海爾金鷹持股19家76%,海爾金鷹增資約336億元。
這次增資可能很難與“增值”聯絡在一起,更多的是繼續為“創始人”雷雨的餘波買單。
隨著前CEO李友入獄、公開搶奪檔案,以及學校北大資產、北大方正上法庭等一系列事件,2024年12月,方正集團最後的債務爆發。 2024年2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方正集團進入司法重整程式。 此時,方正集團系統包括40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多家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 北京大學方正人壽是一家重要的保險公司。
方正集團是“一級重組”,即企業中能夠持續經營的相對優質的資產。 2024年1月,監管批復批准平安人壽作為主體設立“新方正集團”並承接相應資產——這是北大方正人壽的大股東。
但海爾金鷹持有19北大方正76%的股份,但歷史要長得多。 2024年,海爾與紐約人壽與海爾紐約人壽成立合資公司,中美股東各持股50%,成為中國加入WTO後的第一批合資保險公司,也是海爾首批資本布局的重點。
2024年,美國資本撤出,日本資本進入。 紐約人壽將其股份**授予海爾和日本明治安田人壽保險。 海爾成為大股東,公司更名為海爾人壽。
但就像今天一樣,海爾對車牌的“痴迷”並不深,進退得很快。 2024年4月,方正集團通過收購海爾股份成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51%,並更名為北京大學方正人壽。 2024年12月,新方正集團正式接管51%的股權。
財務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北大方正人壽累計虧損1737億元。 這一增長不足以彌補這一數字。
不過,此次增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彌補虧損,而是為了緩解北大方正壽的償付能力壓力。 簡而言之,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在於它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來償還其保險費和索賠。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要求,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 根據2024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北大方正壽險兩項指標為1977% 和 3953%。
北京大學方正人壽表示,未能達到償付能力標準的主要原因是與方正集團的相關債權大幅減值。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與三方股東協調,推動增資。 方正部“雷雨”的餘波至今未平息,北大方正生當然不可能孤軍奮戰。
對達標不合格的企業,則是監管的“重點關愛”物件。 除限制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的薪酬,限制向股東派發股利外,還可以直接提出增資、責令調整管理人員等要求。
2024年9月,北京大學方正生活公布了《北京大學方正人生2024年增資計畫》提案。 該計畫於去年年底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可以預期其第四季度的償付能力資料有望由負轉正。
許可證被保留了下來,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海爾來說,這樣的“歷史包袱”,也是在為過去的“野心”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