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基礎教育非常活躍。 每當乙個國家頒布一項政策時,都有支持者和反對者,這兩者都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根據的。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隨著減負的引入,出現了分歧。 在減負之前,每個人都接受相同的教育,可能有個別家庭組成班級,但絕大多數都是在學校接受教育的。 減負開始後,孩子們有了更多的空閒時間,學習壓力也減輕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家長表示支援,認為他們的孩子應該有乙個快樂的童年。 雖然不能說是躺平,但我不想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另一部分家長認為,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為了孩子,在能力方面,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給孩子施加壓力,而課外培訓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2月,動態激勵計畫開展校外培訓成為第二個撕裂點。 原來,校外培訓可以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以滿足一些家長提高子女成績的要求。 然而,一些教育機構片面追求高額利潤,抓住了家長追求成績的心理,從而製造焦慮,利用先進的教學和提高教學難度,造成成績虛高。 一方面,校外培訓的野蠻增長掏空了父母的腰包,降低了社會在其他消費上的支出; 另一方面,它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影響了減輕國家負擔的效果。 國家開始整頓校外培訓市場。
校外培訓的大力整頓,引發了家長之間的對抗。 一些家長支援國家嚴格的規定,而另一些家長則因為無法輕易為孩子找到校外培訓而感到沮喪,這也意味著更多的投資將無法達到原來的效果。 因此,反對嚴格管理校外培訓。
為配合校外培訓治理,鞏固減負效果,滿足因工作無法按時接孩子放學的家長需求,國家推出了課後延伸服務。 然而,由於學校響應號召減輕負擔,主要安排是完成家庭作業和課外活動,課後服務成為家長不同意的另乙個問題。
事實上,教育部作為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無論是減輕負擔、管理課外培訓,還是開展課後延伸服務,都是出於對教育發展的考慮和探索。 政策沒有對錯之分。 對於父母來說,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也是有道理的。 也許,多年後,歷史會告訴我們誰對誰錯。 你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