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口管理站,高階工程師張希濤像往常一樣在黎明時分外出巡查。 腳踩在白雪皚皚的地面上沙沙作響。
春節剛過,鳥兒的“春節”迎來了它的巔峰。 張希濤笑著說。 他已經在這裡工作了36年,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到這個地區。“如果這是'鳥類國際機場',我們就是這個'機場'的'地勤人員',我們必須確保每年鳴叫的數百萬候鳥的服務,任何細節都不能粗心大意。 ”
黃河三角洲是中國暖溫帶濕地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地區,也是東亞-澳大拉西亞和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 對於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來說,春節往往是和保護區裡的鳥兒一起度過的,他們堅守崗位,保護著鳥兒的“春節”。
圖為無人機拍攝的候鳥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棲息和覓食的場景。 新華社記者 郭旭磊攝 走在保護區內,候鳥經常在天空中飛翔。 一望無際的蘆葦和檉柳灌木叢幾年前剛剛被修剪過,從中可以聽到鳥兒的聲音。 “在乾草期修剪植被,可以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減少火災隱患,讓植被在新的一年裡生長得更好。 張希濤指了指不遠處的蘆葦堆。
良好的濕地環境為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地,是吸引它們“來”的關鍵因素。 “1988年我第一次來到車站時,這裡還長滿了草和黃沙。 如果你在外面呆了幾個小時,然後回到裡面洗頭,水會變黃。 張希濤說,由於土壤鹽鹼化等原因,管理站所轄區域一度嚴重退化,生態環境脆弱。
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劉靜表示,近年來,自然保護區投資已達13個7億元,先後實施濕地修復工程17個,開展了重點物種棲息地保護、本土植物保護、海洋生態修復等工作。針對土壤鹽鹼化等問題,保護區實施了生態補水工程,連線了241公里的水系,疏浚了76公里的潮汐溝,將引水能力從每秒不到40立方公尺提高到每秒131立方公尺。 豐富的淡水使鹽鹼水不再向上滲透,植物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
圖為棲息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灰雁。 新華社記者徐素華攝 “在過去的幾年裡,該地區的植被逐漸演變,在光禿禿的地面上生長著Suaeda salsa,蘆葦,然後是檉柳。 春天一開,這裡的植被就開始恢復,再過一兩個月,就會再次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 張希濤表示,目前保護區內濕地已恢復188平方公里,自然植被覆蓋率已達551%的原鹽鹼灘已成為我國沿海地區最大的新濕地天然植被面積。
天空中傳來鳥鳴聲,張希濤拿起望遠鏡,看著一對丹頂鶴飛向遠方。 多年來,他填寫了8800多份觀察表,詳細記錄了鳥類的活動和繁殖,為候鳥的觀察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據張溪濤介紹,保護區內的鳥類數量從1992年保護區成立時的187只增加到現在的373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5種。
鳥類比數字更直觀。 東方白鸛、丹頂鶴、白枕鶴......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選擇在黃河三角洲停留,讓冬春更加生機勃勃。 從鹽鹼灘到“中國六大最美濕地”之一,黃河口的鳥鳴聲是生態改善的絕佳註腳,也是保護區工作人員最好的新年禮物。 (記者 袁敏、郭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