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間分布
由於石器製造技術的不同,原始社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主要是指用鎚打製成的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從今天開始,早期時間分布約為300萬至20萬年前,中期為20萬至5萬年前,晚期約為5萬年前至12萬年前,從這個時間段的分布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舊石器時代的時間跨度基本上佔了整個人類發展史的99%以上,其中舊石器時代早期佔了絕大多數。
2.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人類
我國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遺址數以百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謀和北京人。
1)元謀人。
源謀人於170萬年前在雲南省元謀縣被發現,元謀人的頭骨和下頜骨具有直立人的特徵,體型較小,身高約1約5公尺。 元謀人的生存方式主要是狩獵和採集,他們已經學會了用火,並具備了製作石器的能力。 元謀人的發現表明,早期人類已經開始逐漸發展出人類獨有的文化和技術。
2)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距今已有70萬到20萬年的歷史,至今還保留著一些猿類的特徵,但手腳分工明確,懂得如何製作和使用工具。 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他們通常與數十人一起工作,分享勞動成果,成群結隊地生活,逐漸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3)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生活在華北地區的人類,其體質比早期發現的人類有了很大的改善。 頭骨最寬的部分靠近頂端結,牙齒較小,牙冠高,下頜前部極為明顯,下巴突出,腦容量已達到1300 1500毫公升,這些特徵與現代人幾乎相同。 此外,在穴居人的考古遺址中還發現了婉玉、鯉魚等魚類化石,說明穴居人具有捕捉水生動物的能力。
3. 遺物
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遺跡主要包括古人類在生火、建房、畫洞畫、祭祀等生產生活活動中留下的痕跡。
a) 火災。火是古代人類最早掌握的將自然力轉化為人類的技能之一。 由於早期人類發現用火烤的食物更美味,這激發了人類探索火的神秘存在。 人類開始用火來燒烤食物,但在早期,火是自然界獲得的。 由於很難獲得天然火,因此儲存它很重要。 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陝西藍田西水洞遺址發現了一些未燒焦的木炭片和燒焦的骨頭,可以推測,這種儲存火種的方式比較原始,主要是指派固定人員輪流看火,防止火熄滅。 但是,為了將火的燃燒範圍限制在一定範圍內,金牛人發現,金牛人為了限制火的燃燒範圍,用礫石建造了圓形燃燒設施。 後來,隨著生產實踐經驗的積累,古人類發現石頭在製作石器的過程中會相互碰撞,這些火花會在乾草和樹木上燃燒,並意識到這種方式可以用來除火,於是人類第一次掌握了生火的技能。
b) 建築。在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基本上生活在洞穴、岩棚下和荒野中。 由於生產力低下,人類衣食俱進,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基本服從自然生存。 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的少數地區才出現了人造建築,但結構非常簡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建在荒野中的棚屋建築; 天然洞穴中的改良石鋪地板。
c) 工具。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加工生產工具一般都是用當地材料製成的,但後期,由於生產經驗的積累,古人類對石器原料的認識和利用有了進步,開始在適合製作石器的原生岩層開採石材。
此外,人類還知道如何有意識地收集動物骨頭,並用它們來防禦石器等野獸。
4)犧牲。原始社會的人類還處於懵懂的狀態,無法解釋自然界中發生的一切,充滿恐懼,因此崇敬和崇拜成為他們尋求精神慰藉的方式,這也產生了早期的宗教觀念。 對原始社會的崇拜可分為四大類:一是祖先崇拜; 二是對動植物的崇拜; 三是自然崇拜; 第四,對生育的崇拜。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祖先崇拜,中國舊石器時代對死者的埋葬會在埋葬前小心處理死者的屍體,然後撒上象徵生命的赤鐵礦粉。 赤鐵礦粉呈棕紅色,紅色是生命的顏色,血液是紅色的,火是紅色的,兩者都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