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 |作者:蔡輝。
龍潛伏在海浪中,與蝦蟾蜍混在一起。 等頭角,搖霹靂,震山晃水。 ”
這是晉朝皇帝萬延良年輕時寫的。 萬彥良一生有三個志向,分別是:“天下是一家,然後才能正統”、“國統帥是統帥,統治者是先求罪”、“天下驚豔,妻為妻”。 在詩中,他用龍來比喻自己,沒有意志時冬眠,和**一樣的軍隊,一旦長出鋒芒,就會“震山動水”。
在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想象中的動物,直到唐宋時期,龍長什麼樣子,還有不同的理論:大的像幾十個丈,小的像狗,劉宗元稱之為“三頭身”,......著名學者洪浩在《宋漠志》中堅稱,金朝內藏藏有龍的遺骸,但角被鋸掉了。
那麼隱隱約約,為什麼大家都覺得萬彥良的詩寫得生動,符合龍的特徵,而且特別氣勢磅礴呢?
龍是乙個謎,已經悄悄地進入了我們的集體認知。 每個人都知道它,但它來自哪裡,它的真實形象是什麼,它是否存在,為什麼每個人都相信它,以及它如何成為我們國家的象徵......
《相龍石圖》卷,由北宋徽宗趙驥繪製。
這一切是怎麼來的? 龍年出生真的會給你帶來好運嗎? 本文參考學者石愛東的《中國龍的發明》一書,將龍神話的形成聯絡起來。
劉邦最初被稱為“龍子”。
中國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24年前。
2024年,在遼寧省阜新市察海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出土石堆“茶海龍”,長約19年7公尺,2024年前。 此前,在河南濮陽出土了蚌殼堆塑料龍,在湖北黃梅交墩出土了河卵石堆塑料龍。 可以看出,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有拜龍現象。
關於龍的樣子有很多理論。 據學者梅山鷹《山海經中“龍”的詞彙研究》記載,可分為燭龍時期、奎龍時期、應龍時期和黃龍時期四個時期。
燭龍更早,傳說是中山神,又稱燭陰、燭九陰等。 據《山海經》記載,它“長著人面蛇身,眼睛直,眼睛晦澀難懂,視力清晰,不吃不睡”,其來源三說,即太陽說,火神祝融說,極光說。 燭龍誕生於北方,只有在天很黑的時候才能看到,極光更有說服力。
奎龍從商周到秦漢時期,一腳兩爪,原型或灣鱷或巨蜥。 在當時的青銅器上,龍紋是“張開嘴巴捲曲的長條”,“主要是一條直線,輔以弧線”。
應龍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在秦朝受到重視,在漢朝興盛,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 應龍有翅膀,腳是三爪,被認為是掌管雨神的,曾經幫助黃帝打敗赤佑,是大禹時水的英雄,又稱黃龍。
黃龍成為皇權的象徵,學者梅山鷹認為,黃龍起源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在宋代,黃龍有三隻以上的爪子,而從元朝開始,只有皇室才能使用五隻爪子。 事實上,黃龍可能是在漢代初期形成的。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出身低微,於是編造了乙個神話:母親劉淵在發澤旁邊休息,夢見神、雷、電,劉的父親劉玄(聽起來像湍流)找妻,看到蛟龍躺在劉淵身上,然後劉淵生下了劉邦, 相貌頗不一,“龍準(高鼻樑)龍臉,美豔鬍鬚,左大腿七十二個太陽黑子。 從那時起,皇帝們稱自己為龍子。
鱗片和角都是龍。
從分期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出為什麼很難追溯龍的起源——它是多源的,或者由於戰爭、遷徙、部落合併等原因,龍的信仰被重新詮釋了好幾次,原始記錄被銷毀和篡改。
據學者陳玉宗的《論唐宋龍的外貌筆記》記載,宋代畫家陳蓉的《九龍》中的龍雖然與今天的龍非常相似,但唐宋文人中的龍卻大不相同。
奇形怪狀:劉宗元在《荊州三頭龍》中說:“開元四年(716年),在荊州水中看到了一條龍和三個頭。 關於這條怪龍的記載很少,它更像是俄羅斯傳說中的“蛇妖”格里內奇,長著翅膀,三頭四足,腦袋像蜥蜴一樣,戴著王冠,會飛,能引起火災、風暴等。
大小不同:在袁嬌的《甘孜歌謠》中,龍是“二張旭”; 張讀《宣氏編年史》,“見小龍一寸”; 在劉崇元的《燕一龍》中,燕窩裡居然有“一條一尺多長的小紅龍”; 皇甫的《起源實錄》中的龍是“五六丈長”。
能力不大:據魏玄機記載,梓州(今四川省屬)獻了一條龍,長章玉,百姓爭相看,“煙消亡”。 孫光憲在《北夢瑣事》中說,唐天府時期,一條龍被燒死,因為它“長數百步”。
品種:在邵伯文的《北宋邵氏志》中,有一條“貓臉龍”,“小池塘裡有東西**,龍形,臉像貓”。
吃:在《鐵尾山叢談》中蔡遷(蔡靖的第四個兒子)中記載,宣和元年(2024年),開封縣茶館的早哥們看到“如果旁邊蹲著一條大狗,那顯然是龍也”,作坊裡的人“成群結隊地吃”, 這只倒霉的龍“驢頭,臉頰像魚一樣,頭色是綠色的,還有乙個角座,......很長在頂部。它的聲音就像牛的聲音”。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只要有鱗片和角,無論大小,都被視為龍,雖然與皇帝有親戚關係,但人們對它並不是很虔誠。
直到宋代,祭祀才被正式享受。
龍在早期真的不是乙個無情的角色。
根據施愛東的《中國龍的發明》,龍本來只是不朽的坐騎,“它們不會成為祭祀的物件”,只相當於今天的凱迪拉克這樣的豪車,可見不朽的等級。 “韓非子”說:“龍是蟲子,能擾動,能騎。 《史記》也說:“天如龍,地如馬。 ”
古代諸神經常騎龍。 據《大邑記》記載,黃帝“駕龍雲”,帝“駕龍四海”,帝“春夏駕龍,秋冬騎馬”。 在《山海經》中,南方的祝融號“獸面人身,繁二龍”,西方的收穫“左耳有蛇,繁二龍”,甚至東方的莽,有“鳥身人面”,依然“繁二龍”。
西王母境界高,見到漢武帝時,居然“駕著紫雲戰車,駕著九色斑龍”。
在古代祭祀中,龍從未被祭祀過。 韓的《郊之歌》說:“靈車、雲、飛龍、羽毛。 靈下,若風馬,左蒼龍,右白虎。 “龍只能參加。 就算是“野雞(聽起來像魚)祭雨”,也要“設地龍引雨”,但只為“龍與雲招手,虎與風一起,所以董鍾書祭祀的法,設地龍也感受”,龍只是乙個工具, 而真正的祭祀,是山川。求雨後,地龍立即被拋棄,即“雨夠了,送龍下水”。
直到宋永熙四年(987年),龍才第一次被正式列為祭祀者,到了宋真宗時代,武龍殿、九龍殿與城隍廟、君溝廟處於同一水平。
從歷代皇帝的專用載具——玉戰車,可以看出龍的地位正在逐漸上公升。 隋代只有2個龍紋,佔所有動物紋的10%,四大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基本平衡,但有10個鳳紋; 但在明代,龍紋的數量增加到了324個; 清代龍紋數量增至386種,佔所有動物紋紋的93%,鳳紋降至0。
佛教以神的身份進入龍。
為什麼龍越來越高? 這與佛教傳說中的龍王有關。
在《論平衡》中,王衝對龍的態度非常矛盾。 一方面,他相信“龍不能是神,不能**”說古代宮廷裡有養龍人,龍肝是可以吃的,說明龍只是普通的生物; 另一方面,他相信龍有神性,“只有那些沒有翅膀的人才能公升起並乘雲而起”。 王崇志猶豫不決,因為《論平衡論》有三分之一是在宋漢,他不得不為劉邦編造的龍神話辯護,但是他卻想不出乙個合理的解釋,只好說龍存在,它不是神,卻能帶來神奇的效果。
佛教進來了,改變了尷尬的狀態。
在印度文化中,那迦(蛇)是神。 在史詩《梨俱吠陀》中,戰神因陀羅與大蛇 Vritsa 戰鬥,後者粉碎了因陀羅的上下顎,但因陀羅最終將費裡加扔死了。 費里多是乾旱之神,在他和他的母親被殺後,世界上的水被釋放了。
費里多死後,娜迦分裂,有的成為噴毒的怪物,有的成為守護者,分別是天龍(守護天宮)、神龍(守護人族)、地龍(守護河流)、隱龍(守護寶藏)。 那迦被寫進佛經並被引入中國。 翻譯成中文時,被誤寫成龍,或寫成龍象(其威力如大象),與中國龍產生共鳴,昔日的“豪車”變成了“龍王”。
龍成神,所以在三國魏晉時期,出現了一股“以龍為隱喻”的風潮。 諸葛亮被稱為臥龍; 鍾會還說,姬康是臥龍,可能危及司馬政權; 華新、冰原和關寧被稱為龍,華新是龍的頭,冰遠是龍的肚子,關寧是龍的尾巴; 張華稱讚陸姬、陸雲兄弟為“龍月雲金”; 謝震稱許謙和徐紹兄弟是“和平與輿論的深淵,有兩條龍”; 書法家王羲之“飄如雲,如受驚龍......”。
“龍是人的隱喻”是乙個古老的傳統,在魏晉時期突然增加。
唐宋也穿著龍袍。
受中原龍文化的影響,遼金也開始談論龍。
據洪浩的《宋沙漠紀事》記載:“阿寶吉住在西樓,住在氈帳裡。 早上起床的時候,只見那條黑龍有十多丈長,纏繞在上面。 拉弓射中,也就是在空中飛逝,落到千五百里外的黃龍府西邊,也就只有幾丈長。 他的遺體仍然在金庫中。 吳家的長子嘗了一口,尾巴和鬣蜥枝條完整,雙角被截斷了。 “洪浩被晉朝關押了15年,他有很多詳細的記錄。
此事在《契丹國誌》中也有記載,說耶律阿寶吉想征服渤海王國,卻不被百姓認可,於是射龍成功,說:“這是毀滅渤海的勝利預兆。 “果然,我們贏了。 耶律阿寶吉的謊言不夠圓潤,十多丈的龍在他死後只有“幾尺長”,卻騙過了所有人。 晉朝收到“遺骸”,應該是在山坡上下驢,證明天命已經歸來,洪浩相信這是真的。
據學者施愛東胡克申說,唐宋時期,十二章中的“日月星辰”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其他九章(山、龍、蟲、宗義、藻類、火、粉公尺、黃、黃)**都有,唐朝一等官穿龍袍的機會比皇帝多。 宋朝一再禁止**穿龍袍,“最後經過長時間的攻擊,未能完成改革”。
在忽必烈統治期間,人們不允許編織帶有日月、龍和鳳凰圖案的布料,但龍被重新定義為“有五爪兩角的人”。 在嚴格禁止的同時,留下了後門,激發了人們使用龍紋的熱情。
在明代,民間還禁止使用五爪龍的圖案,但有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大鵬服等,花紋都是龍。 嘉靖十六年(2024年),明世宗見到軍部書記張展身穿蟒衣,勃然大怒:“尚書二品,你為何侍奉蟒? 大臣回答說,是秦國給的飛魚服,像蟒蛇服一樣。 明世宗不服氣的說道:飛魚服為什麼有兩角,肯定是嚴禁的。
勢力推高了龍文化,導致全民紛紛效仿龍,就連皇帝都被蒙蔽了雙眼。
這條龍被傳教士誤譯了。
據學者石愛東胡克申記載,洪秀全剛起兵時,就用天父之口批評象徵皇權的龍,占領南京後,想穿上龍袍住進金龍宮,於是在龍眼上畫了一支小箭, 說“射眼龍”已經不是清廷的妖龍了。很快,洪秀全就推翻了“射眼龍”的設計,他問天父:“金龍殿的龍是妖嗎? 天父回答說:“金龍殿的龍是大寶,不是妖。 於是,洪秀全下達詔書,說自己在天上見過一條大金龍,“從今往後,天上刻的龍都是珍貴的金龍,不用射眼了。
自明代以來,大批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注意到龍文化,著名傳教士金尼格的侄子小金尼格將龍翻譯為龍,後者就是古希臘傳說中的蛇妖。
西元前3世紀,第一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軍隊遭到龍的襲擊,這在官方的戰爭報告中有所記載,龍的鱗片在羅馬元老院儲存了100多年。 在把無影之物當真物方面,古中西方人都是專家,都留下了“證據”。
中國瓷器暢銷世界各地,西亞工匠模仿時,往往把中國的龍畫成龍,加深了歐洲人的誤解。 法國神父杜赫德神父在《中華帝國全集》中提出:“龍無疑是中國人的民族象徵,就像鷹之於羅馬一樣。 ”
明末清初,歐洲富豪經常用龍來命名別墅和莊園,假裝是中國皇帝的享受。 隨著東西方力量的更迭,龍被汙名化。 在清末,革命者更願意將中國稱為“獅子”而不是龍。
龍是傳統文化積澱的產物,它來自想象,卻充滿了前人的真情實感,它經過反覆改寫到今天,又被今天的人改寫到明天。 要繼承有益的東西,擺脫落後的、封閉的、反智的。 龍年是乙個新的開始,並不神秘。 (責任編輯: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