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即公元1632年,明朝江南地區下了一場大雪。 大雪下了三天,明末作家張岱親眼目睹了這場大雪。 大雪停了,杭州郊外的西湖裡瀰漫著人聲和鳥聲,這是幾百年後現代人從未見過的景象。
天色比較定,俞坐了一艘小船,抱著爐火,獨自去湖亭看雪。 霧凇濃密,天空雲山水,上上下下都是白色的。 湖面上的影子,只有堤道的一絲痕跡,湖中央的乙個小亭子,剩下的船裡還有乙個芥末,船上有兩三個人。 亭子上,地毯上相對坐著兩個人,乙個少年燒酒爐正在沸騰。 見到禹,他大喜過望,說:“湖裡還有更多這樣的人! “拉著剩下的一起喝。 于強喝了三杯白酒,分開了。 問他姓什麼,他是金陵人,他就在這裡。 下了船,周子嘀咕道:“別說你傻,傻的人就更多了! 張岱的《陶安的夢境回憶》。那是一段大約300年的冰河時期,橫跨明清兩代,冷得江南、華中、華南等地都出現了冰雪奇觀,冷得洞庭湖、鄱陽湖都凍了三尺。
什麼是小冰?
“小冰小冰河時代”的概念最早由Matthes於1939年提出,最初用於描述全新世最溫暖時期之後的時期,之後冰川經歷了一段相對溫暖的時期,並在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之間達到頂峰。 在中國,15世紀末-19世紀末通常被認為是小冰寒期,因為這個時期是明清時期,所以在中國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時期”。 朱克珍先生是利用史文獻研究中國古代氣候變化的先河,他在《中國近5000年氣候變化初步研究》一文中,對中國近5000年的氣候變化進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近5000年中國氣候變化的基本結構。 在朱老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經過更深入、更細緻的研究,進一步提煉了四個寒期,出現在“”中。西元前 2000 年左右、西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和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幾個世紀”。在四個寒冷時期中,寒冷時期在1600年左右特別強烈。 每一次氣候變化都會對中國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小冰氣候將導致自然災害頻發、農牧業減產、人口遷移,甚至政權更迭和政治邊界變化。
明清時期“小冰河時代”的氣候變化表現為:暖冷和乾濕變化的氣候變化異常。這一時期,中國的冬天很冷,夏天旱澇頻發,在眾多產業中,農業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遠高於其他產業,而古代中國是乙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像中國這樣,經濟發展以農業為基礎,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據明史專家研究:“無論從饑荒的總數,還是災害的頻率,以及饑荒的破壞力來看,明朝的饑荒都是史無前例的,僅就饑荒的頻率而言,明朝也首當其衝。 歷史事實表明,結論是可信的。
明末自然災害的頻率、範圍和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從萬曆到明朝滅亡,水澇、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從未間斷,在這些自然災害中,旱澇發生頻率最高,破壞性最強。 在《明世錄》、《明史》、《明徽典》等文獻中,如“長旱”、“不下雨”、“千里如焚”、“特旱”等。 在中國古代,官史上關於饑荒的記載大多侷限於王朝直轄地區,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則很少被考慮在內。 在明朝,特別是在小冰河時代鼎盛時期的明末,氣候變化對在高緯度地區以游牧、捕魚和狩獵為生的女真部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小冰期氣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溫度和降水的變化上,溫度和降水的波動無疑影響著草原植被的全身。 小冰期的到來會導致氣溫驟降,冬季極度寒冷,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大面積牧場死亡,造成“白色災難”,這對游牧民族來說是致命的。
小冰時期對中原的大明王朝和遠東北的後金女真都是嚴峻的考驗。 特別是氣溫的下降和降水的波動,使作物的生長條件更加惡劣,導致作物產量大幅下降甚至無法收成,飼料死亡等致命打擊。 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技術不發達,農業(廣義上)是農業和游牧政權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小冰時代”與社會動盪對於正值“小冰河時代”鼎盛時期的明末來說,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頻發,生活環境惡化,對於以農業為基礎的明朝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 在鄧雲的《中國饑荒救災史》中,有一段關於饑荒、社會動亂和農民起義關係的討論:“一旦農民的貧困和飢餓達到極端,流離失所和死亡現象繼續擴大,農村和城市的總騷亂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騷亂往往是逐漸醞釀的,變得越來越戲劇化。 剛出現的時候,它的勢頭還很弱,而且歸根結底,往往是軍隊的規模,革命史上屢次發生的農民起義,無論大小,也不管持續了多久,都不是由饑荒引起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以饑荒為背景的, 這已成為歷史先例。
明朝末期的幾次大規模饑荒伴隨著嚴重的內亂。
(萬曆)二十二年春正月,詔書是給各省災,山東、河南、徐、淮都特別壞,盜賊遍地,有師玩詔,朝廷詔不好。 “萬曆44年7月)是月,陝西乾旱,江西、廣東水,河南、淮、陽、長、鎮、蝗、山東盜土興起。 ”在傳統社會中,低溫會對農業生產產生致命的影響,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會影響農業生產,民生苦不堪言,同時也會直接加劇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進而造成中國傳統社會的劇烈社會動盪, 形成了一場大遷徙,一場大流離失所,一場大戰和混亂。民眾起義的加劇導致了明朝基層治理的崩潰。
雖然主要原因可能不是氣候和饑荒,但這兩者無疑是明末雪崩治理的重要因素。
遼東戰爭失敗的鍋,你能承受嗎?
明朝末年,對後晉的戰爭大多處於失敗狀態。 一場戰鬥的勝利,需要“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和“對的人”,而通過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改變後兩者的局面,轉向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而“一天的時間”根本無法用人力來控制。 明朝末年,“一時”是“小冰期”。 雖然“小冰時期”在戰時對雙方一視同仁,沒有利弊論,但可以發現,對於明軍來說,其弊端比後晉更為明顯。 後晉女真人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也遠遠優於農業民族。 明朝和後晉之間的戰爭大多發生在遼東等地,這些地方都在東北地區,對於明軍來說,氣候從南到北逐漸變冷,而對於後晉軍來說,他們在溫暖的地方作戰。 在《明史》中,有許多關於明軍因天氣原因影響行軍的記載。 比如“天大雪,士兵不進,師漏”,“地泥濘,時間貧,風雪裂,士兵意志不堅定”。 這些歷史記錄似乎正在推動乙個結論,即氣候影響了明軍在遼東的行動。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如果詳細研究這個結論,準確性會大大降低。 難不成一邊是明軍忍寒苦行軍,另一邊是建州女真人吃火鍋唱歌侍工?
在決定遼東戰局的薩爾胡戰役中,明軍慘敗的根本原因不是天氣,而是硬實力的缺乏。 明軍因準備不足而失敗,戰鬥力下降,絕對實力下降。 當時明軍統帥的軍事派遣,已經是那種環境下所能做出的最好選擇。
同樣,嚴寒帶來的蒙古部落饑荒,明廷也沒有把握。 當明津氣候發生變化,遭受寒冷、乾旱等各種自然災害時,河西的蒙古部落也飽受旱災之苦。 這時,明朝總經理袁英台提出,要收攏飢腸轆轆的蒙古人,救蒙古人脫離水火,以此來收斂明晉戰役中百姓的心,拉攏蒙古貴族,幫助蒙古,這樣至少不會阻礙明軍對後晉的軍事進攻。 然而,這一建議遭到了平民集團代表Tobe Langchu Fukuni的堅決拒絕。 就這樣,飢腸轆轆、急需幫助的蒙古族人,被明廷無情地拒絕了。 後來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比傅國更有遠見,他們不謀而合,袁英台想幫助飽受旱災之苦的蒙古人,即使侯晉本身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也從未放棄過對蒙古的幫助。 正是這種正義之舉,讓蒙古人民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懷念後晉,使晉國與札瀾蒙古同盟在天命四年後結成。 “在宣誓期間,蒙古國多次因缺糧而前往開元、鐵嶺掠奪糧食。 或掠奪糧食,或被俘虜,帶走牲畜,每七八次就得到一千多頭牛。 此時,蒙古人已經完全倒在了後晉一邊,在明晉之戰中與明朝對峙,大大增強了後晉的實力,明朝與後晉的戰爭變得極其艱難。 由此可見,氣候變化雖然不會在戰爭程序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必然會影響戰爭程序。
乙個健康的政權是應對突發危機的唯一途徑唐振官三年,漠北遭遇了一場巨大的天災,唐太宗立即趁機安排,一舉殲滅了東突人。
明崇禎在位期間,漠北也遭受了巨大的自然災害,在明朝崇禎皇帝的派遣下,蒙古部落一舉向新建立的後晉政權投降。
這就是乙個健康的政權和乙個對突發危機做出反應的不健康的政權之間的對比。 明朝末年的小冰時期,實際上引發了新一輪的中國人向東南亞移民的浪潮。 在嶺南地區,小冰期的影響同樣嚴重。 廣東的降雪很少,但在19世紀中葉,這樣的降雪很多次,連續三年連續降雪很多次。 氣候變化對珠三角地區農業社會發展造成重大打擊,自然災害頻發,經濟蕭條。 在19世紀中葉的歷史書中,旱災和霜凍災害頻頻出現,隨之而來的農業歉收、饑荒,甚至武裝鬥爭和農民起義並不少見。 所有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這一時期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社會的大蕭條。
土地不夠容納人“,”土地狹小人口稠密,所謂天然產品不足以養活他們的財富“,狹小人口稠密的廣東遭受自然災害的打擊,這些因素導致在家鄉無法生存的飢餓百姓將目光轉向海外。 這也是明清時期發生的廣東沿海移民潮。 他們選了美國、南陽等地,泰山縣志上說:“山多地少,百姓生活艱難。 正是明清小冰時期,讓中國人第一次真正在海外扎根。 對於明朝帝國來說,這或許是乙個新的機會之窗,但由於腐朽、動亂等原因,錯過了這個機會之窗。
20世紀50年代,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提出“17世紀總危機”的概念,認為17世紀的歐洲經歷了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過渡,農業產量下降、經濟衰退、饑荒頻發、瘟疫爆發、社會動盪等危機在各國普遍出現。 此後,學者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戰爭等角度分析了17世紀大危機的成因和性質,有學者從“小冰時代”的氣候變化來解釋17世紀危機的發生。 在近代早期,氣候變化影響了作物生長,糧食減產導致饑荒,影響了人類健康,並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猖獗傳播。 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必須改革農業生產,制定相關法律,強化行政職能,制定有效措施。
與此同時,歐洲也受到小冰時期的困擾。 在此期間,法國經常發生極端天氣事件。 1651年1月,由於颶風和低氣壓,天氣非常潮濕,諾曼第和布列塔尼的河流**; 17世紀60年代,春夏乾涸數年,秋冬雨不停,加龍河氾濫成災; 1675年,受東南亞兩次火山噴發的影響,成為無夏之年; 從1687年到1700年是蒙德極小期最冷的十年,巴黎的平均氣溫為1015攝氏度; 1692 年有 152 天降雨,163 年有 163 天降雨; 1708-1709年冬天,一共發生了七次寒潮,其中第四次席捲了法國北部和南部,從1709年1月5日晚上到25日晚上,幾乎整個法國都被冰雪覆蓋,巴黎和凡爾賽宮的氣溫降至零下20攝氏度, 國王玻璃瓶裡的酒結冰了。然而,擺在後人面前的事實是這樣的陷入困境的十七世紀最終成為法國發展的主要時代。在此期間,啟蒙運動在法國也如火如荼,點亮了整個西方文明。 所謂小冰河時代,並沒有同時摧毀法國、英國、**,相反,氣候、饑荒等問題,反而迫使社會實施變革,解決那個時代的問題。 那麼,我們是否需要反思,為什麼同樣的不可預測的自然事件最終推動了其他國家的發展,卻成為中國從繁榮中衰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