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時空扭曲,1919年,天文學家觀測日食,證明了時空扭曲現象,當月球完全遮擋整個太陽幾分鐘時,我們會看到日食的天文奇觀在地球區域性區域出現,地月和太陽以一條直線出現, 月亮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在地球上投下了一片黑暗。
天文學家觀測日食,發現太陽一側的星星被移位,星星的位置被太陽擋住了,看不見,但是在日食的短短幾分鐘內,星星的位置就從太陽後面跑到了一邊, 考慮到地球自轉的景象,太陽也在向西移動,但幾分鐘後,太陽並沒有移動得那麼快,星星似乎瞬間向一邊遷移。因此,科學家們將天文現象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早些時候提出的時空扭曲斷然聯絡起來。
科學家認為,太陽的引力場扭曲了周圍的空間,導致恆星位移。 愛因斯坦的空間扭曲並非絕對錯誤,但天文學家在觀測中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天文學家錯了嗎? 首先,科學家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整個宇宙早已發展起來,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月亮,我們肉眼能看到的較大的天體是太陽和月亮,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太陽距離地球光速7分8秒, 月球更近,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離為38萬公里,天空中無數的恆星大多是銀河懸臂星系,距離地球超過10000光年,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是4光年。這個跨度比較了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恆星之間的距離要大得多。
雖然天空中的太陽和星星在地球觀測者上是在同一平面上直線的,但實際上宇宙是乙個四維空間,星星和太陽與水平面並不在同一側,所以太陽引力場在時間和空間上是扭曲的, 並且不可能取代 40,000 光年之外的比鄰星。
愛因斯坦提出了時空扭曲,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例如,在太陽引力場周圍的範圍內,天體的引力場強度範圍相對較小,例如,離地面越低,接收到的引力場越重,太空人到達距離地面100公里的空間站時,地球引力場的引力相對較小, 而且它幾乎處於失重狀態,所以太空人會漂浮在空間站的空中。
由此可見,地球的引力場範圍從100萬公里不等,科學家推測太陽的引力場是否會彎曲遙遠恆星的光,恆星的光會到達太陽的引力場,引力場的時空扭曲會彎曲恆星的光。 這種現象可以定義為引力場導致時空扭曲,也可以定義為光被折射的引力場,當遇到溫度較高的物體時,也會發生光折射現象,太陽周圍的溫度為幾千攝氏度,太陽周圍出現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