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點接待了乙個小組,另一次會議......上午 10 點農曆新年一過,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青就忙得不可開交。 江蘇工研院作為江蘇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場”,必須做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2月底前,劉清河和醫院的同事們要全面梳理好今年重點任務清單,規劃新的一年發展。
一年前,在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會議上,總書記要求江蘇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江蘇省工研院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光榮的使命。 從北京回來後,劉青馬不停蹄地工作,很快就和團隊成員一起投入到這個專案中。
一方面,我們精心梳理了江蘇省工研院體系中現有的研發載體,挑選了一批未來能夠培養成世界有影響力的研發機構,從而持續為江蘇產業轉型公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給; 另一方面,與300多家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進一步深度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梳理100多家企業重大技術需求,尋求產業創新鏈關鍵問題技術支援,開展聯合研究,組織全球亮相; 此外,我們進一步加強國內外戰略合作,聚集全球創新資源,特別是創新人才,為江蘇未來產業播下希望的種子。 他告訴記者,2023年,江蘇省工研院將引進近80名新的專案經理,依託專案經理制度,全年打造5家研發載體,包括先進光電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院和能源光子製造技術研究院,共計77家研發載體。 共收集了約1800個企業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組織了670多個全球排名,達成了670多個合作專案。 在先進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方向,以“配投結合”的形式實施了30個重大產業技術創新專案,重點解決了一批領先和顛覆性專案的技術評價和早期融資市場失靈問題。
今年1月18日,江蘇省工研院召開全球產業科技創新合作大會暨成立十週年紀念活動。 “那麼,未來10年我們要做什麼呢? 劉青表示,整個研究院有明確的思路,那就是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研發載體,實施一批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專案,深入梳理挖掘關鍵產業鏈“斷鏈”薄弱環節,做強鏈條,補鏈條, 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支援江蘇現有優勢產業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展示和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助力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之行在即,劉青也在進一步打磨今年的提案。 他說,去年底,總書記在上海主持長三角深度推進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長三角地區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跨區域協同。 作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牽頭人,劉青希望進一步發揮長三角國家創新中心的作用,集需求、集聚資源、綜合攻關,推動長三角產業科技創新深度融合。 創新主體是人才,建立產學研聯盟人才培養模式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何從人才培養的角度推動產學研進一步融合,助力行業未來發展,這也是他今年會議關注的重點之一。
當前,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復甦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劉青認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數位化轉型,加快科研成果向產業優勢的轉化,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快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積體電路等新領域的布局。 對於未來的發展,劉青信心滿滿:“如果推進產學研融合,相信我國經濟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
長江晚報紫牛報記者 石曉磊.
* 趙雨辰.
李海輝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