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60集團軍正式解散。 這支軍隊所轄的三個野戰師也面臨著自己的命運。 同年6月,軍委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簡和改組,被歷史學家稱為“百萬美元裁軍”。
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南京、福州軍區合併為新的南京軍區,並承擔了組建復合集團軍的任務。 在此背景下,取消了第60軍的番號,將軍隊的各個部分分散到兄弟部隊,改組為復合集團軍。
第60軍老照:回顧戰場老兵王新廷的軍政肩膀歷史! 第60集團軍成立於1949年2月,隸屬於該師。
這支軍隊是在華北軍區野戰軍第8縱隊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一支具有優良戰鬥傳統和艱苦奮鬥精神的英雄部隊。 第60軍雖然軍史較短,資歷較淺,但當時我軍確立了“割新留舊”的總方針,保留了功勳突出、軍史悠久的英雄部隊,使第60軍得以保留和發展。
此外,南京軍區還負責消化原福州軍區第一軍,撤銷六十軍是我軍講作風、顧全域性的優良傳統的體現。
第60軍老照片(2)第60軍停產後,其所轄的三個野戰師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命運。 雖然第178師團已經不是原來的第178師團了,但它仍然有著不平凡的歷史。
該師於1967年7月正式成立,由鄭克良、趙雙軒擔任軍政司令員,下轄第1團、第538團。 然而,到1969年10月,第538團改編為師炮兵團。
最後,在1985年9月,第178師因歷史較短、資歷低下而被迫撤出,師部改組為陸軍炮兵第1旅。 同樣,第179師也經歷了自己的滄桑。
該師成立於1949年2月,由黃定基、蕭新春擔任軍政官,下轄第537團。 值得一提的是,第179師是在華北軍區第1兵區第8縱隊第23旅的基礎上成立的,該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12月山西青年反敵決擊隊第3縱隊(後併入八路軍第129師)。
雖然這兩個師的最終命運不同,但都曾經是第60軍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臨汾旅,原敢死隊臂章3縱隊,經過抗日烽火的洗禮,後併入其他血脈,1945年12月編為太越軍區第23旅。
1946年至1948年,該旅多次改名,先後為山冀山豫野戰軍第4縱隊第12旅、太行軍區獨立旅、太越軍區第12旅、山冀山豫野戰軍第8縱隊第23旅。
1948年5月,山冀山豫野戰軍第8縱隊編入華北軍區第8縱隊,臨汾旅的番號和結構未作調整。 解放戰爭期間,臨汾旅(含前身部隊)屢次挺身而出,臨汾戰役尤為驚心動魄,戰後被**軍委授予“光榮臨汾旅”榮譽稱號,成為解放戰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師(旅)級建制單位。
“皮旅”戰旗見證了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巨大成就的第179師的勝利,1953年隨軍回國後,一直是軍隊和軍區的重點建設物件, 並在1971年執行了歡迎外國人的任務。
1985年,調入第12集團軍,成為北方B師,下轄第1團和炮兵團。 第181師雖然不是第60軍的後裔,但成立於1949年2月,軍政軍官陣容豪華,師長王承涵、政委張春森都是老紅軍出身,經歷過長征。
第181師的前身是1944年9月在河南臨縣成立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又稱“皮旅”。
“皮革大隊”創始人皮定軍參加過中原突圍、山冀豫野戰軍第13縱隊第37旅等多次戰役,歷練過中原、華東、華北、西北、西南等戰場,成績斐然。
1951年調到第60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巨大成就。 1960年,他開始執行外國歡迎任務,為該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貢獻。
1969年,他繼承了原第180師的名稱,並於1970年停止執行外國任務。 1985年,他捲土重來,被重新分配到第1軍,在那裡他繼續為國家做出貢獻。
“臨汾旅”練了三個野戰師,每個師都有了新家。 第178師的番號已經消失,後續的發展也不再詳細。 1996年,第181師從第1集團軍獨立出來,改名為武警第181機動師。
1998年,50萬士兵被解除武裝,第179師成為摩托化步兵旅。 在2017年新一輪軍改中,第179摩部旅被東大陸第71集團軍接管,成為壯軍道路上的合成力量。
2018年,調整武警部隊結構,取消武警第181機動師番編,併入武警第二機動兵團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