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選擇先自己做,而不是在開始做之前先找合作夥伴。 為什麼?
1.減少爭吵。 《中國合夥人》講述了創業夥伴的起起落落。 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只要有合作夥伴,就難免會有爭吵,思想觀念不一致,創業思路和戰略不一致,執行不一致,......不一致的團隊建設
每乙個合夥人,尤其是核心合夥人和持股較多的合夥人,大家都會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大”。 如果創業者選擇自己先做,當然不會有其他的合夥人,也不會有這樣的爭吵;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創業者會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這對創業公司更有利。
2.你找不到合適的合作夥伴。 小公尺雷軍、位元組跳動張一鳴等人紛紛表示,會花1、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親自招募合作夥伴,可見合適的合作夥伴非常重要,也很難碰到。
合適的合作夥伴需要企業家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溝通,而不一定能找到。 能力強的合作夥伴,往往對股權、薪酬、平台、許可權等要求較高,甚至可能“反客戶導向”; 能力較弱的合作夥伴無法發揮“強聯盟、優勢互補”的作用; 忠誠度高的員工往往是企業家的前下屬和學生,缺乏經驗和能力。
對於創業者來說,先單打獨鬥意味著他們真正採取行動; 對於創業者來說,最忌諱的事情就是認為所有的條件都到位了,合作夥伴已經找到,才開始行動,那就是“完美主義”,紙上談兵。
3.一言堂,價值觀。 企業家先自己動手,沒有其他合夥人,頂多是幾個普通員工,這個時候創業者就是乙個徹頭徹尾的“老闆”,一句話。 在此期間,創業者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公司價值觀,而當合作夥伴後期加入時,他們也可以更快地融入團隊,而不是從零開始塑造“價值觀”!
所有民營企業的價值觀都是隨著創始人的性格和價值觀一起形成的! 毫無疑問!
4.模式測試。 創業者自己做,可以隨心所欲,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測試各種模型,沒有其他合作夥伴的限制和約束,但現在是低成本、快速測試的最佳時期。 要知道,公司規模越大,合作夥伴規模越大,團隊規模越大,試點成本和轉型成本就越大! 因此,創業公司最好在成長之前完成各種模型測試,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獨特路徑!
5.執行成本低。 因為沒有其他的合作夥伴,創業者手頭只有這麼多錢,所以被迫存錢,比如寫字樓,如果租不了就租不租,如果能租,就租小便宜的地方; 比如招人,前期少招人,加班加點,做到“一分錢當兩分錢”; 所有其他費用都可以控制。 在這個階段,創業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財務預算意識和財務風險管理意識,這對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
6. 家人會更支援。 因為創業者先自己做,沒有其他的合作夥伴,也沒有更多的資金,那麼創業者必然會更加開源,減少支出(創業初期開源往往較少,但完全有必要減少支出),創業者的家庭會更有激情和動力去支援, 因為100%屬於企業家的家庭!而且沒有其他夥伴的各種爭執和煩人的爭吵!
自己創業已經成為創業圈的普遍共識。
極少數明星創業者有自己的光環,類似於雷軍創立小公尺,可以先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但對於大多數創業者來說,先自己動手是“成功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