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方乙個省會城市上大學的時候,班上有一對同學,小趙和小林。 小趙性格內向,見到女同學就臉紅,整天沉浸在日滿的世界裡,但學習成績卻很不錯。
小林是特意招收的體育生,性格開朗,每個毛孔都跳動著不安分的基因,不僅是學生會幹部,還參加社團活動,大三的時候,他開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而且做得不錯,在全校都算是人物了。
巧合的是,畢業後,兩人同時報考公務員考試,同時被家鄉縣發改局錄用,同時被安排到局辦公室工作。
本著合適人選、合適人選的原則,小趙從事的是機要秘書工作,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檔案,在收到的文字上將檔名、檔案編號、領導提出的意見一一抄寫,然後在電腦裡再打一遍。 由於溝通時間的不確定性,小趙經常不得不在晚上和週末呆在攤位上。
小趙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將檔案一一呈現給隊員們,他說道:“我在收集龍珠,收集完七名隊員的簽名後,你們就可以召喚龍了! ”這幾年,小趙除了練好書法,學會在領導面前彬彬有禮地站著,什麼都沒學到。
小林因為做事能力強、情商高而受到領導的賞識,一直以聯絡人的身份留在一號人物身邊,說白了,就是作為工作秘書。
與小趙相比,小林的作品要豐富得多。 他要召開黨組會議,協助局長協調各部門工作,局長到哪裡調研、開會、參加活動,都要帶著他,有時把演講稿交給他起草,甚至讓他安排局長的個人事務。
經過聯絡崗位的體驗,小林明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對縣里的經濟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
工作了三五年,小林當上了局辦副局長,可以預料,以後主部和副部混在一起不會有問題,甚至還有主部的希望。 而小趙依舊站在原地不動。
對比兩人的經歷,不難發現,趙和林的學歷和人生軌跡基本相同,起點也是一樣的,但為什麼在短短三五年內就出現了這麼大的差距呢?
這是因為小趙從事的是簡單的機械重複性勞動,他的能力邊界從未擴大過,完全是有限的。 而小林則從事復合勞動,人脈廣,能力全面塑造,所以當乙個人還在原地旋轉時,另乙個人已經在快速成長的賽道上狂奔了800裡。
歸根結底,是機會的不平等導致了這一結果。 不過這也不能怪別人,只有小趙性格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