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們將一線城市香港與內地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進行分析對比。
很多人來找我乙個問題,是不是我家的老背景沒有我早上說的那麼強,年收入也沒有我早上說的那麼高。
在這個齒輪中,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是的,我錯過了這部分,我故意省略了它,因為我認為沒有必要說透徹,這些年的年輕人都很聰明。
我這一代人小時候傻,我真的相信字典上說的,張華考上了北大,李平考上了中專,我在百貨公司當了銷售員: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今天有多少孩子會相信? 你相信嗎,你問?
所以我覺得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所以沒有必要談論它們。
且不說香港這個房價計算後花費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兩倍的城市,就算是北京、上海和深圳,有多少沒有家庭背景的孩子能獨自住下來?
有多少? 幾乎不。
這不是 20 年前,你可以一步到位,但現在這一切都將在幾代人中發生。
所以我早上就說,你家裡有幾千萬的基數,以後可以考慮在香港生活,或者香港給你幾百萬的offer,可以考慮在香港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什麼都沒有,你打算怎麼辦? 做乙個菲律賓女僕。
其實,你打不過菲律賓女僕,明白嗎?
我們已經不是80年代了,如果去看看美國洗碗的,都是老墨水,中國人很少。
你不能與東南亞人、墨西哥人作戰。
而且我早上算了一下賬,如果你的孩子能早點去,比如說小學四年級之前,在閱讀上會有優勢。
但這個優勢只相當於把你從一本書提公升到985。
你認為它值多少錢?
不要告訴我它是無價的,那是無價的,自工業化以來,教育一直很有價值。
歸根結底,有價值的東西是和解,僅此而已。
你認為閱讀有用嗎?
不可能籠統地說有用或無用這取決於你讀了多遠。
如果你是全省的冠軍,而且這個人很聰明,你會得到天價獎金,發表獲獎感言,出版幾本書,達到頂尖大學後,你會很擅長的事情。
那你一定比普通學生強很多。
但如果你只是乙個普通的985,你認為你能比乙個普通學生好多少?
這麼強,快遞站和房企的那群985是從哪裡來的?
十年前你推進了,年輕人抱怨什麼?
為什麼我努力工作了十幾年,和你一起喝咖啡,為什麼我努力學習了十年,三代都沒有在商業上超越別人。
這就是主題,對吧?
現在有人這麼說嗎? 不。
為什麼不呢? 因為它已經被接受了。
大家的期望值其實一直在下降,不然去年脫長衫的話題也不會火了。
大家的期望值其實都降得很低了,我不想贏,我只想保住旗袍,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那麼期望值會繼續下降,所以你會發現快遞行業即將成為乙個知識密集型行業。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985當然比一本書好,但好書的差異值幾百萬,你必須深入思考。
畢竟,你從小學開始就在香港學習和生活,而且你已經從研究生院畢業了。
回頭看,你得到的差距大約相當於 985 和一本書。
你真的看了個985,好不容易考上了所謂的好單位,發現同事是個普通的人,幾年後公升職了,不是你,他是你的老闆。
這其實很正常。
但在這一點上,如果你為那 985 多付了數百萬美元,你會覺得這不值得。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讀書是有用的,但一切都是頭部效應。
就像我們都知道直播冠軍是李佳琦一樣,有誰知道直播行業前1%的主播是誰?
沒人知道,這只是乙個非常普通的工人。
讀書也是一樣,如果你這麼看重讀書,那麼你就要抱著冠軍的心態,俗稱你的高考就是冠軍,然後爭取在25歲之前拿到博士學位,或者去企業,以年薪百萬的天才少年為起點, 或者教書,爭取在短時間內拿到國際名校的終身教授,然後回國引進高階人才,拿到800萬的住房補貼。
讀到這個程度,它值得數百萬的票價。
因此,閱讀很重要,什麼樣的閱讀更是重要。
如果你家花了500萬元給孩子讀書,最後你只是湊出乙個和普通985差不多的差距,那就遠遠得不償失了。
孟母搬了三次家,重點不是搬家,是孟子的孟。你仔細品嚐。
這三招也要看人,也要看他們能不能賺回來。
當然,如果你不缺錢,那不是話題,它屬於早上聊天的第一種人。
你是消費者,你是上帝,上帝是對的。
但對於這部分中間人來說,對於不高不低的這部分人來說,價效比就不是很高了。
如果內地給你50萬元的工資,香港給你60萬元,這真是雞。 你為什麼去香港,租了一套20平公尺的公寓,住得舒服嗎? 在大陸,50萬可以買房安家。
但另一方面,如果內地給你500萬,香港也給你500萬,所以香港很有吸引力,你交的個人稅少很多。
自己想想。
包括那種在家上不去也下不來的年輕人,他們現在也想得很清楚。
越來越清楚的是,金錢是值得的。
你以為東京燈火通明,銀座不醉嗎? 當然可以。
其實也不貴,小姐姐陪你吃飯,而且只要1000元,人民幣。
但是,與此同時,如果你去越南,數百萬人可以成為當地的暴君。
越南的那種小姑娘很漂亮,洗腳,按摩,和你聊天,一次只有幾十塊錢。
就算早到晚喝酒吃海鮮,除了洗腳按摩,連一年的利息都花不掉,還真花不出來。
了解這個對比,同樣是一天的飲酒,日本的消費水平是多少,越南的消費水平是多少?
回到40年前,你看每個中國人都是一樣的,就像楊樹一樣,齊心協力地向上刷,都在玩爭奪頂尖的遊戲。
但是跑,人家會分道揚鑣,有的人會繼續為頂級而戰,或者他們家有厚厚的家庭,或者他們家有乙個特別好的頭球手。
但一些中間人會慢慢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這一生的消費更具成本效益。
不是他不想跑,而是他明明不能跑。
這時,分化開始了,花園開始變得多樣化,每個人都開始有自己的目標,不再只有一種楊樹。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不要小看年輕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想通了,並開始量身定製不同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