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頻道之前有一檔節目,叫《青春談話》。
這個節目的形式是讓一群孩子站在屋頂上,大聲說出自己內心的聲音,表達自己成長的快樂和煩惱。
其初衷是引起人們對青春期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讓父母學會傾聽,共同解決父母與孩子之間遇到的矛盾。
但在大多數父母的心目中,這些對孩子的要求已經成為無知的表現,他們用強硬的態度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的形象。
例如,乙個孩子站在屋頂上向他的母親哭泣
我看不到自己的努力,我不適合激進的方法,我總是被媽媽的話擊中,我感到非常難過和痛苦!
但媽媽淡淡地說:我想,如果我不打你,你會有點飄。
這是一種典型的壓制性教育。
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不能經常誇口,誇口的時候,會驕傲自滿,沾沾自喜,上天去。 畫好看的圖畫算是沒用的本事,考出好成績也是一句話,繼續努力。 父母揮舞著“我對你好”的棍子,一直毆打他們的孩子。
他們認為“壓抑性教育”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們不知道,這種教育往往只有害,而不是教育。
一為什麼會有壓制性教育?
1、父母的初衷不是壓抑,而是鼓勵。
父母那一代的教育精神提倡“梅花的芬芳來自嚴寒”和“學之海無止境”,所以無論孩子做得多麼好,父母都希望孩子做得更好,於是用壓抑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期望,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吃苦, 考慮到每個孩子的差異,它對孩子的未來負責,而不是從孩子的個性化負責。
當父母面對疑惑時,答案往往是:
我完全是為了你好,我有麻煩了。
你還太年輕,還不能理解。
我壓制你,讓你養成堅強的性格。
2.害怕孩子的驕傲,驕傲的跡象可以通過壓制扼殺在搖籃中。
或者老一輩的思維方式,遵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只要孩子對自己的成績特別高興和滿意,父母就擔心孩子在拖尾,所以趕緊壓制,哪怕是開玩笑,也不會給你真正的表揚。
3. 父母不希望任何人藐視他們的權威。
就是前面提到的比較厲害的父母,如果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學會了對自己做逆事,這樣的父母會很恐慌,所以會用壓制來達到自己的權威,讓孩子聽話。 這種教育是很自私的。
第二什麼樣的父母喜歡壓抑式教育?
1.第一種型別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壓抑的環境中長大,這種型別的父母習慣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即使他們被壓抑,但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們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大多是相似的。
2、第二種是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期望過高,甚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唯一,在心目中期待乙個完美的寄託,而不僅僅是孩子的個體,忽視了孩子的獨立人格。
3.第三種是人的性格造成的,如果父母本身比較強勢,以自我為中心,有強烈的控制欲,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覺得父母覺得他們都錯了。
第三壓制性教育它們是什麼傷害?
1.“抹去”孩子的學習天性。
壓抑式教育,本質上是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孩子活得像個傀儡,逐漸對學習變得麻木,覺得學習沒有意思,讓孩子失去探索和學習的樂趣,也會在學習中產生無聊的情緒。
2.孩子更容易反抗,這加劇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
處於壓抑狀態的孩子進入叛逆期,反應會更加激烈,處處與父母作對,但本應和諧的親子關係卻變成了“敵人”關係。
3、會讓孩子自我厭惡,自我認同感低。
壓抑式教育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磨滅了孩子自強不息、持續進步的積極性。 父母往往否定孩子,對他們說不,這會讓他們自我認同感低,認為“一切都錯了”,“他們所做的一切和認為的一切都是錯的”,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和外界。 遇到挫折時,他們會先否定自己,對自己失望。
4.它會讓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成為新的“強加者”。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深遠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父母感染,孩子小時候很有耐心,但是有了家庭之後,他會不經意間將父母的教育行為傳給下一代。
第四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1.用鼓勵和表揚代替壓抑。
鼓勵孩子不僅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鼓勵孩子,他們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因此他們會更願意探索新事物。
人性就是這樣,孩子也不例外,孩子渴望被表揚,表揚會讓孩子做事更樂觀,更積極。
2.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嚴。
與在壓抑性教育中不尊重兒童的想法相反,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始終尊重兒童的人格和尊嚴。 作為父母,不要把你的孩子當作你自己的私有財產。 每個父母都有責任維護子女的人格尊嚴。
不要總是考慮為您的孩子做決定。 如果你不學會尊重,你的孩子將來就不會學會尊重。 如果惡性迴圈繼續下去,孩子的性格就會有缺陷,比如情緒隨時會爆發,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同理心,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會尊重別人,不會感恩別人的貢獻等等。
當你發現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問題時,你應該做的是正確地引導他們,而不是直接批評他們。
3. 與孩子平等相處。
孩子在3歲開始有自我意識,3歲以後就開始使用“我”,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如果他們不把孩子當孩子,他們從小就會很體貼,讓父母像個小大人一樣感到溫暖,適當地對孩子示弱,孩子會更加努力地挑戰自己,肩負起責任感。
4.減少教育焦慮。
因為焦慮,本該親密的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損失不菲。 教育焦慮,歸根結底,是對孩子未來和教育道路的特殊關注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情緒反應。
5.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好,是因為他們用大眾的眼光看孩子,卻沒有用發現的眼光去發現自己的孩子。 不是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尖子生,或者擅長學習,你不能只用成績來評價孩子的好壞。
我是深圳友勉心理學 - 友勉君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理學知識,請關注我。
如果你感到委屈和沮喪,我希望你永遠不要選擇放棄。
無論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們仍然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