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2月27日,法國**馬克龍在歐洲領導人援助烏克蘭峰會上表示,儘管北約尚未就向烏克蘭出兵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烏戰爭變數太多,不排除未來北約直接出兵的可能性。 此言一出,震耳欲聾,引起軒然。
2月27日,法國**馬克龍在歐洲領導人援助烏克蘭峰會上表示,雖然北約尚未就向烏克蘭出兵達成協議,但由於俄烏戰爭變數太多,不排除未來北約直接出兵的可能性。 此言一出,震耳欲聾,引起軒然。
針對馬克龍的言論,美國迅速做出反應,白宮、五角大樓和***立即發表宣告稱,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派遣作戰部隊。 北約秘書長斯貝爾滕貝格也明確表示,儘管北約給予了烏克蘭前所未有的支援,但不會直接出兵。 英國、德國、義大利等國也紛紛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派遣作戰部隊。
烏克蘭還表示,馬克龍從未就派遣作戰部隊與烏克蘭協商。 烏克蘭目前最需要的是**彈藥。
自兩年前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北約一直嚴格守一條紅線,即不直接出兵干預這場戰爭。 之前有傳言說馬里烏波爾有北約特種部隊,高階將領***被俘,但最終都被證實是謠言。
烏克蘭的外國志願者也是退役和平民,沒有來自北約和西方國家的現役人員。 目前,北約在烏克蘭的現役人員確實很少,但他們都負責西方援助的**裝備的交接、監督和訓練,絕對沒有直接參與前線的戰爭。
此外,以北約和歐盟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援助烏克蘭方面也相對克制。 特別是在遠端和強大的**中,有很多限制。 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避免過度挑釁俄羅斯,避免與俄羅斯直接正面對抗,畢竟沒有人希望與核大國發生直接衝突。
由於北約是乙個擁有30個成員國的軍事聯盟(很快瑞典將成為第31個),因此,根據相關條約,只要乙個國家參戰,所有成員國都將參加。 而俄羅斯還與六個成員國——獨立國家聯合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結成軍事同盟,那麼俄烏戰爭將演變成北約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很多人認為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是,有人反對派兵,也有人支援法國。 荷蘭和波蘭隨後宣布支援法國,並將在必要時選擇向烏克蘭派兵。
與法國相比,荷蘭和波蘭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一直堅定地支援烏克蘭。 因為2014年7月,馬航從荷蘭飛往馬來西亞的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被親俄勢力擊落,導致機上298人全部死亡(包括192名荷蘭人),所以荷蘭對俄羅斯充滿了仇恨,所以它不僅在兩年內向烏克蘭提供了40億歐元的援助, 包括 100 套 M2 防空飛彈系統和 100 輛 T-72 坦克,也是西方國家第乙個承諾提供烏克蘭 F-16 戰鬥機的國家。
更不用說波蘭了,它幾乎成了烏克蘭的大後方,好人乾脆穿了一條褲子。
另一方面,法國是西方大國中對烏克蘭態度最消極、援助金額最少的,馬克龍在戰爭初期也扮演了傾聽者的角色,頻頻與俄羅斯的**普京**溝通,以至於被批評為俄羅斯綏靖政策的代表。
那麼,為什麼馬克龍這次突然大轉彎180度呢?
主要原因是,由於近期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博弈,美國將對烏克蘭的援助和對非法移民的邊境管制放在一起,導致對烏克蘭的援助停止。 這樣一來,歐洲國家就意識到,他們不能完全依賴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畢竟俄烏戰爭是在歐洲大陸打的,對歐洲的影響更直接。 另一方面,法國認為,美國在歐洲影響力的下降是法國重建其在歐洲影響力的最佳時機。
二戰結束後,法國對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非常牴觸,經常不得不做出小動作,經常不得不在北約內部與美國搏鬥。 在這場俄烏戰爭中,美國一度改變了川普時代的“美國智商”,重新確立了在歐洲的主導力量,但這一次美國的兩黨鬥爭,讓法國看到了機會。 所以馬克龍說出這番驚人的話,用意很明確,就是要利用美國影響力的下降,重新提公升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
為了吸引眼球,也為了迎合歐洲一些人的焦慮和焦慮,馬克龍的這番話並不令人震驚,這讓全世界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馬克龍的小舉動,只能暴露他的膚淺和投機。 不要說他離政客很遠,連叫政客都是在抬高他。
本文**來源於網路)。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過網名廣廷,長期從事軍事戰爭史研究,曾多次擔任鳳凰衛視、上海衛視軍事專欄嘉賓。 出版軍事書籍20餘部,可在微店“芝兵堂書店”和某寶**“芝兵堂書店”查閱購買。 現在喜馬拉雅山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製作軍事音訊節目。 各大平台已設定“老周新觀察”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援。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