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富士康為了iPhone訂單和印度市場,毅然選擇在印度投資建廠。 不僅在手機組裝代工領域持續加大,還準備投資3750萬美元與印度企業合資建設晶元封裝測試工廠。 看似富士康正在加速退出,但實際上,對於富士康來說,已經“不可能回頭”。
現在,富士康打算將印度作為第二個生產中心基地,在印度建廠的總投資高達300億美元,並打算繼續擴大印度工廠的規模。 獲得蘋果準備轉移到印度的一半iPhone訂單。 但事實上,富士康在印度建廠只能用“接連的挫折”來形容。
從表面上看,印度似乎非常歡迎富士康的工廠,甚至將“蓮花套裝”獎章授予了富士康的劉陽偉。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富士康在印度建廠,也成了印度的“韭菜”。 例如,富士康此前宣布將投資在印度建設一家晶元工廠,前期做了各種準備,還獲得了意法半導體的授權,但印度拒絕了富士康的補貼申請。
要知道,美光在印度建設晶元封測工廠,韜睿半導體在印度建設45nm製程晶元工廠,都拿到了一半左右的補貼,韜睿半導體投資了80億美元,直接拿到了40億美元的補貼。 不過,富士康已經與一家印度公司在印度合資建了一家28nm製程晶元工廠,但一直沒有獲得補貼,只能勉強宣布放棄。
印度市場糟糕的商業口碑有目共睹,小公尺深耕印度市場十年,成為印度市場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差點被印度沒收48億。 富士康在印度建廠建完,帶動印度相關製造業產業鏈發展後,估計也會面臨類似的情況。
對於富士康目前的情況,有外媒直接表示:富士康沒有回頭路可走。 很多業內人士也認同這種說法。 畢竟富士康在印度投入了那麼多錢,現在想退出就意味著之前的投資已經“白費”了。
而且,富士康有嚴重的“蘋果依賴”,富士康不能放棄蘋果轉移到印度市場的一半iPhone訂單。 所以,就算知道印度市場是個“坑”,富士康也只能走一條路,對於今天的富士康來說,我們只能希望在印度建廠的形勢能夠好轉。
更有甚者,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此前非常“囂張”地表示:富士康隨時可以撤離,建廠只是“賞食”,這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不滿。 如今,隨著比亞迪、立訊精密等國內代工企業的迅速崛起,富士康要回大陸建廠就沒那麼容易了。
此前,華為Mate60發布,有市場**機構估計,僅晶圓代工廠就價值數百億美元。 富士康也想拿到這個訂單,但華為選擇了比亞迪負責代工廠。 類似的情況正在逐漸增加,富士康現在已經失去了“商譽”,基本上不可能拿到這麼多訂單。
富士康現在可以說是陷入了“兩難境地”,印度工廠建設計畫遇到了各種問題,產能規模無法提公升,良品率也沒有提高。 面對印度本土企業塔塔集團的“競爭”,不得不說富士康這次“輸了賭注”,甚至很多外媒都不看好富士康接下來的處境。
若同意,請點贊、歡迎**、留言分享。
**10,000粉絲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