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促進製造業高階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
2023年以來,我國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反彈,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經濟執行呈現復甦態勢。 根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發布的2023年12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0、所有分項指數和分行業指標均在全面向好。
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人員和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中小企業是實施萬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小企業轉型
1950年,民營工商戶490萬戶,個體工商戶724萬戶,到1978年,全國城鎮個體工商戶僅14萬戶,中小企業幾乎消失。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979年4月,《全國工商貿局長會議報告》通過,批准了個體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同年,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集體所有制工商餐飲服務業。
1980年12月11日,浙江省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辦證書第10101號營業執照頒發,許可證名稱寫得一清二楚:張華梅; 位址:解放北路83號; 生產經營範圍:小百貨。 這是中國首張個體工商經營許可證,預示著個體工商戶的開端。
個體經濟發展放開後,城鎮個體工商從業人員從1978年底的14萬人增加到31萬人,年增17萬人。
80年代,在個體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經濟進入了漸進式發展階段。
在80年代的經濟主體中,以第一國為主導的“蘇南模式”、自主經濟的“溫州模式”和以外商投資為重點的“珠三角模式”在中國大地上上演。
蘇南模式是指蘇南以鄉鎮為主要組織資源的方式,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資料由先投資企業組織起來,先任命第一人擔任企業負責人, 從而快速將企業家與社會閒置資本相結合,盡快跨越原有資本積累階段,實現蘇南鄉鎮企業在全國的領先發展。
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在集體經濟模式和產品主要配套服務大工業上存在差異,是指浙江省東南部溫州地區非農產業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市場的形式發展,從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
珠三角模式是出口導向型和出口導向型,該模式充分利用毗鄰香港的優越地理位置,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市場,使珠三角地區成為中國最開放的地區之一。
無論是蘇南、溫州還是珠三角的模式,都是改革開放下中國經濟開拓市場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經濟發展,形成了開放、包容、積極向上的中國特色市場基礎。
90年代,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發展迎來高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形成。
雖然8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但社會在制度和方向上存在一定的擔憂,不同程度地阻礙了經濟增長。
南巡講話後,黨的十四大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一系列具體措施。 國家還通過一系列法制建設,提供貸款、稅收等優惠政策,支援中小企業發展,“民營化”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1992年,在新任市長陳光的推動下,山東省諸城市,對市級國有電機廠進行股份制試點,以內部參股形式收購企業全部生產經營資產,成立諸城開元電機有限公司。1993年1月,諸城開元電機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顯著提高。
1996年,諸城模式推廣到全國。 通過上述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大批中小企業重拾了活力。
到1997年上半年,國有小企總數的50%以上改制為企業,75%以上的省份取得了較快的進展。 通過這一舉措,國有中小企業從1997年的淨虧損502億元增加到2002年的淨利潤286元9億元。
進入20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化,中小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技術發展的支援力度,推動中小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以澄海玩具為例,澄海玩具興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改革開放後,澄海人發揮了“紅頭船精神”,利用港口、海外華人優勢,從海外引進資金、裝置、工藝和技術,打造了“澄海玩具之鄉”。
二十世紀,澄海玩具業在當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步入快車道。 通過產業鏈公升級、打造智慧型車間,澄海玩具行業完成了從“人力”到“機械”生產模式的轉變。 在加快生產力公升級的同時,澄海玩具還形成了以玩具禮品產業為中心環節、產業互補的產業鏈,引進了國內外知名IP,形成了文化產業化。 2000年,澄海市有玩具生產廠2140家,工業總產值52億元,到2018年底,澄海玩具生產廠已達到2家左右7萬台,總產值546億元。
步入創新國際化時代,創業創業政策、走出去戰略、資訊化、數位化成為中小企業轉型公升級的有效抓手。
自2014年以來,"創業與創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創業**,對創客空間中的辦公空間和網路給予優惠待遇; 對小微企業、孵化器等提供稅收支援; 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創新融資方式,為創業創新創造了條件。
走出去戰略是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它帶進來'跟'走出去'要更好地整合開放範圍,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在創業創業政策和走出去戰略的支援下,中小企業主動整合資源,在資本和政策的傾斜下,產需高效對接,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形成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格局。
數位化轉型是中小企業提公升創新能力的關鍵舉措,關係到中小企業的長遠高質量發展。
例如,萬禾電氣是中國龍頭老牌家電企業,從技術創新入手,面對傳統銷售模式帶來的銷量急劇下滑,萬禾將大大小小的企業、運營商和經銷商都整合到自己的資料平台中,統一認證註冊。 此外,萬禾還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電商直播的交易可以同步到萬禾的**平台完成訂單交易,並通過**支付結算,形成閉環的全程管理。
同時,萬禾電氣也跳出了生產優化無效、成本過高的困境,實現了企業的多維度盈利。
隨著中小企業數位化程序的加快,企業降本增效、提高風險防範能力明顯增強,逐步帶動中小企業向經濟主體地位轉變。
發展問題迫在眉睫
近幾年來,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普遍增強,但市場復甦放緩,競爭更加激烈,大部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上公升。 調查顯示,2023年近一半的中小企業將出現成本增加,超過一半的中小企業將出現營業收入下降的情況。
在外部環境方面全球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緊張的地緣政治對進出口影響較大。
在國內環境方面內需擴大還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內中小企業仍面臨訂單不足、效益下降等困難。
更重要的是是的面對數位化浪潮,大多數企業都面臨著數位化轉型的問題。目前,中小企業的採購成本往往佔其總運營成本的70%,基於數位化轉型,企業可以實現從供應端的尋源匹配,到訂貨、物流,再到資料和財務管理的線上化運營,減少冗餘流程帶來的邊際成本。
使用新的質量生產力來指導新的開發實踐。 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色彩斑斕,其中“新”字尤為突出,既是2023年中國經濟的亮點,也是2024年中國經濟的“新力量”。 新的質量生產力為經濟增長提供的新動能在不斷增強。 特別要搞好“加減乘除”方法,讓人才和各要素在科技創新中迸發出來。
基於“新品質生產力”的未來方向。
中小企業如何化解矛盾,找到適合自身發展階段的最佳平衡點?
加強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創新,著力推動形成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當前,我們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公升級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生產要素條件的重大結構性和趨勢變化,以及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階段的轉變,中小企業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加快培育和拓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保持企業活力,深度參與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新材料、先進製造等未來產業的突破。 當前,資訊科技革命進入新一輪重大創新浪潮,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等顛覆性技術誕生重大突破,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深入推進,生物科技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發展突飛猛進。
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勇於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一支具有時代特色、民族特色、世界標準的中國企業家隊伍。 在回顧中小企業發展歷程、展望未來的同時,不難發現創業精神對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初期企業精神體現在五個方面:敢於冒險、抓住機遇、敬業、敬業、節儉。 網際網絡時代,企業家精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創新、抓住機遇、勇於突破、與眾不同、自我實現。 並輸入創業創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更注重創新、誠信、卓越、勇於突破、造福社會。
可以看出,在不同時期,創業精神雖然有其側重點,但抓住機遇、勇於創新是沒有改變的。 銳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和靈魂,是龍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的優勢,是整合和聚集資源、形成跨領域協作的動脈。
如果說企業家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那麼企業家精神就是發揮企業家關鍵作用的內在動力。 傳承和發揚企業家精神,長期陪伴企業家客戶的企業、個人和家庭成長,走向更好的事業和生活,也是瑞誠的重要目標。
截至2022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總數已超過5200萬家,且仍在不斷增加。 在全球經濟下行趨勢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在新舊動能轉換下不斷優化公升級。
面對新常態,對於我國中小企業來說,要妥善應對新週期的挑戰,抓住機遇,用生產力新品質實現內部改革轉型公升級,實現高質量增長,必將在未來取得勝利。
關於瑞成
作為乙個致力於為高淨值個人和企業家提供服務的品牌,瑞誠致力於圍繞企業家客戶群體的需求提供全面的諮詢服務。
長期深耕企業家的“企業、溝通、投資”服務,通過多年不斷建設資產配置能力、科技能力、國際化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為客戶資產配置、家族傳承、企業發展提公升、品質生活、公益金融我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長期陪伴創業者客戶的事業、個人和家庭成長,走向更好的事業和生活。
引用。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各項扶持政策受到廣泛歡迎。
2. 100位學者展望2024年 專訪中小企業協會馬斌:中小企業發展仍將回暖。
3.張維英: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家?
中國改革開放的完整記錄(1978-2018)。
5、舊報道新故事丨在廣州,全國第一代個體經營者紛紛走出去。
6.上世紀90年代初國有中小企業的“私有化”(國有企業簡史第27次)。
7. 新華全媒體 +|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上,“專專新”企業提出了哪些硬核產品?
8、企業數位化轉型典型案例分析:“萬和電氣”,廚衛電器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