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金蘇山藏經》開始,我就漸漸了解了金蘇寺的歷史,也一直在感嘆金蘇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去年,我有幸學習了佛教文獻的整理,這讓我接觸到了佛教發展史和有關中國佛教的書籍。 因為對《嘉興藏》的興趣,他借用了陳元先生的佛教史書籍,發現了明末清初佛教史上乙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梳理明末清初佛教導師的歷史。 密雲元武(1566-1642),禪宗大師,屬於禪宗臨濟宗。 自天啟四年(1624年)密雲元武禪師駐紮習以來,金蘇光會寺一直是密雲宗的核心道場近40年。 密雲元武主持金蘇寺3年,1631年又主持天通寺10年。 漢月法藏(1573-1635),密雲元武**之一,創立了三峰派。 因為開壇需要得到教師的認可,所以他在1624年拜見密雲元武為師,他的**之一就是跟隨洪楚,然後在蘇州靈巖山傳佛法。 繼洪楚後有**,名叫熊開元,字型大小魚山。 密雲禪師還有一位**,名叫沐辰,又稱道辰。 密雲禪師也有一位**,名叫飛寅同榮。 費尹同榮有一位**,名叫古云禪師。 因為寒月法藏的觀念與密雲元武不一致,明末清初,禪宗內部曾有過一段“密寒之爭”。 密雲元武主持天通寺,我們稱之為天通派。
陳元先生在《清初僧記》第二卷第二部分講到了天統派的內部紛爭,其中有一章叫《密雲壬匾》,主要是密雲壬武**之間的紛爭。 故事是這樣的。
海鹽金蘇寺有一座石碑亭,亭上有一塊牌匾,題目是“密雲壬部”,這塊牌匾是崇禎年間費銀桐住在金蘇寺時蔡子玉題寫的。 後來,這座石碑亭被飛寅的**古云拆毀,牌匾被放置在方丈室(方丈官邸)樓前。 順治末年,漢月法藏第一人跟著洪楚修祠堂,卸下牌匾,寫下“聽室”三個字,印上胡陀宗三峰印,裝在舊牌匾上,掛在僕人対上,相當於換了牌匾。 爭議出現了。
密雲是天通元武的編號,金素是密雲的舊道場,但是這牌匾不是密雲自己寫的,字也不是密雲題寫的,只是蔡子珍偶爾寫的,和密雲無關。 寂寞的雲被除去是正常的,在洪楚之後重新貼上牌匾也是合理的。 但這件事,反而對於沐辰道塵和姬洪初之間的爭執來說,卻是一件極好的事。 沐辰道仙寫了一些文章批評姬琪巨集初,認為三豐派與密雲不同,姬琪抹黑“密雲壬部”的做法不尊重他的祖先,順便批評他的奢侈作風和驕傲的態度。
首先是《金粟》的序言。 沐辰道仙認為,在金蘇寺追隨洪楚,已經背離了密雲元武的初衷,即所謂名不對,三豐派顯然成了背叛祖先的“亂臣賊”,亟待整頓。
二是《杜反說》。 在這篇文章中,沐辰道仙從他的角度闡述了“密雲殼”牌匾之爭的起起落落,認為追隨洪楚的行為非常叛逆。
第三位是《涪陵巖侄禪師》。 在這篇文章中,沐辰道仙表達了對“密雲壬匾”被抹黑的不滿,並抨擊了姬琦洪初這個人格。
之後,洪楚沒有回應,只有他的屬下周全居士斡旋,為沐辰道仙的寫作辯護。 在《傅景祥周巨石(附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三豐派的第一次防守和沐辰道仙的反擊。 周全希望沐辰道燾不要公開刻上對吉琪洪楚的批評,認為這部法律太過分了,他希望把重點放在私下緩刑上。 沐辰道仙還覺得,自己不忍心跟著洪楚在牌匾事件中欺瞞老祖宗,需要維持一下,圍住壓制這種行為。
在這件事上,接替洪楚的熊玉山想要為他辯護,卻被沐辰道仙打了一巴掌。 在《找回京香周巨石(附書)》中,周全提到了這件事,希望能再次得到沐辰道仙的理解,不要在世間刻上“反正記錄”和“杜反說”。 沐辰道仙雖然放過了雄玉山,但還是把姬琪洪楚當成了大敵。 當他出版並刻版《布水台集》時,他還是把《反正錄》和《杜反說》放進去。 通過這本選集,我們也看到了圍繞“密雲壬”牌匾事件的口頭和書面批評。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這一事件是清初佛教“秘漢之爭”的縮影之一,也與當時反對清朝和清朝的政治鬥爭密不可分。 由於清軍的進入,江南地區大批學者、醫生紛紛逃往佛教,這種逃避禪宗的現象,加上清朝對清朝的統治活動,不可避免地沒有引起清朝統治者的注意。 姬祁洪楚屬於明朝殘派,是一股反對清朝統治的勢力。 而慕辰道燾後來響應號召,代表清廷為清朝人民服務。 密雲天通宗與漢月法藏三豐宗之間的紛爭,與清初的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金肅寺牌匾之爭,恰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歷史,記錄了江南地區明清時期的社會風貌。
看史料,沒想到在《金蘇山大藏經》及其藏文經紙之後,明末清初的金蘇寺,會成為一代高僧密雲元武的誕生地。 原來,海鹽金蘇寺和寧波天通寺有著如此深厚的關係。 密雲法師在海鹽金蘇寺時,有七百名書生之多,在他主持海鹽天通寺後,“其**聚集,是金蘇的三倍”。 由此可見,密雲法師在當時江南佛教的發展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我去過天童寺,廟的規模很大,環境很安靜,超乎我的想象。 在天通寺的圖書館裡,發現了金蘇寺的蹤跡,當時我還在納悶,為什麼在寧波的三座寺廟中留下了海燕寺這個名字。 如今,我完全明白,金蘇寺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不僅限於宋代,而且在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區歷史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百年後,天童寺因為寧波這個名字而為世人所熟知。 百年後,金蘇寺在清末民國初期的戰爭中被毀,直到最近,由於心地善良的人們積極重建,才逐漸顯示出昔日的規模。 只不過金蘇寺隱藏在海燕的鄉村深處,我們只能在歷史的古紙上尋找它昔日的輝煌。
引用:
1.《清初僧記》,陳元著,《明姬雲南與貴州佛考(全兩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
2.《布水太藏》,清世道著,cbeta電子佛經。
3.《寧波通史》第三卷:元明兩卷,傅玄聰主編; 錢茂偉,毛洋陽,寧波:寧波出版社,200908。
4.《苗峰山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大瑤縣委主編,昆明:雲南出版集團公司;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810。
5.《石聯大山與澳門禪宗史:清初嶺南禪學史初步研究》,江伯琴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