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和婚姻是一樣的。 婚姻有“七年之癢”,友情自有保質期。
我們的朋友每隔幾年就會隨著自身經歷的變化而改變。 老朋友走了,新朋友迎來了,就像人的新陳代謝一樣,時刻保持最新。 仔細想想,還有多少兒時的朋友、校園同學、曾經日夜相處的朋友還在身邊,甚至經常聯絡?
這樣想,現實也很尷尬。 大學一年級,為了應付三方協議,我潦草地住進了一家酒店上班。 新單位的一切都陌生,每天下班回到宿舍,無盡的孤獨和恐慌像過境的洪水一樣侵襲。 我想和我的同事談談,但我彼此不認識; 我想和同學們說話,但又怕打擾到對方。 但當時正值畢業求職的旺季,沒過多久,我就和一位同樣剛入公司的新人取得了聯絡。 我們年齡相仿,學習經歷和生活習慣相似,所以沒過多久,我們就成為了工作夥伴。 如果有時間,我們會一起吃員工餐,下班後一起跑步。 他說我們身上有一些相同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相處得很好,在情感上感到親切。 這個時候,我總覺得,個人在尋找友誼的時候,往往喜歡找和自己相近的人,彷彿第六感決定了這個人注定是自己尋找的物件。 而有些人,就算走得更近,也談不上戀愛,即使天天見面,也建立不了深厚的友誼,只能做人生中的過客。
然而,再珍貴的友情,也承受不了時間流逝帶來的踉踉蹌蹌,人也不能永遠停滯不前。 面對距離的分離,那些友情也像風中的塵埃一樣散落。 最後,我不得不接受接觸越來越少、溝通越來越少的結果,然後依依不捨地看著我的朋友慢慢退出自己的世界。
許多年後,當你路過你以前的工作場所時,你會回憶起那段時光的美好回憶。 你可以詢問那個人的訊息,或者你可以重新訪問這個地方,希望能得到一些影象。 曾經相處融洽的朋友,如今已遠去,留下自己傷心在原地。
世界是那麼的浩瀚無垠,我們喜歡往前走,走遍江山,橫跨天下,南北,所以乙個固定的圈子注定無法進入我們的圈套,世界是無常的,時間流逝,誰也無法保證身邊的朋友能永遠陪伴在他們身邊。 每當看到有人感嘆,希望通過網路找到青梅竹馬時的朋友時,我都會想,可能他們都和我一樣,心裡對遠方的朋友充滿了希望,老朋友的重逢不是人生的喜事嗎?
但即使我們真的相遇了,多年的疏離和生活工作習慣的改變造成的真空提醒我們,很難回到曾經的親密關係。 兩個像不同時空一樣旅行的人,回憶往事,然後一言不發地看著對方,這不是很可惜嗎?
薇薇說:珍惜眼前的朋友,就算我們再也見不到了,至少我們還有美好的回憶。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有幾個人會在下一站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