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常態化的第一年已經完全過去,是時候總結一下香港旅遊業的復甦了。 四個字形容是:不滿意。 去年訪港旅客總數為3,400萬人次,僅為2018年的52%。 相比之下,去年年底,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70%,高鐵、港珠澳大橋等跨境運輸運力較2018年大幅提公升。 運力恢復了7%以上,但來的乘客只恢復了5%,說王鼎似乎沒有道理。
別忘了去年年初,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他將向世界各地前往香港的旅客贈送約50萬張免費機票,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歡迎禮物。 當時**,預計航空公司派送計畫將帶來超過150萬名抵港旅客。 換言之,這個結果是在我們花了20億港元分發機票後才得到的。 如果沒有這些手段,整體復甦可能不會半途而廢。
王定已經不在了,王彩更是談不上。然而,去年訪港旅客的人均消費跌至1,300港元,較2018年的2,200港元下跌逾40%。 隨著遊客人數的52%和人均支出的50%的恢復,粗略估計,旅遊業的收益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得到了恢復。
因此,在最近兩會上,一些委員和代表提出擴大對來港人員的免稅範圍,希望將其提高到3萬元。 現在5000元的免稅已經是上個世紀設定的標準了,顯然太低了。 相較於海南島10萬元免稅,香港提出的3萬元並不算太高。 但我認為這並不容易實現。
要說這些不是歌頌香港,反而覺得對旅遊業復甦的關注度太高了。 香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是金融業和房地產業,未來的重點是創新科技的發展。 旅遊業僅佔香港中個位數(2018年為4%)。5%,由於立法修正案的動盪,2019年降至36%)。旅遊業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是因為餐飲、零售、酒店等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解決了大量低技能人群的就業問題,這是乙個就業問題。 再加上旅遊的影響比較直觀,傳統對繁榮的理解是人潮湧動,當遊客少的時候,大家自然會覺得不再繁榮。
然而,另一方面,世界上真正從事高科技和高科技的地方,如美國的矽谷和台灣的新竹,並不以吸引大量遊客而聞名,街道也不一定熙熙攘攘。 香港眼前的問題是人才產業的錯配,想搞高科技,但又缺乏相關人才,同時又有大量低技能工人,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崗位,就必須保持其他產業的優勢。 香港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加快引進人才和產業轉型,而不是讓旅遊業恢復到昔日的巔峰。
文:吳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