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大英雄起源於春秋百國
雖然我們通常所說的戰國七大英雄,但實際上戰國時期所包含的國家比這七個國家要多得多。
戰國時期,除了七大英雄之外,還有越國、魯國、宋國、鄭國、中山國等國。 這些國家雖然沒有七大英雄那麼有影響力,但在當時也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然而,他們都沒有在戰國時期的動亂中倖存下來,他們中的大多數在秦始皇登基之前就被摧毀了。 因此,後人評價戰國七大英雄時,通常遵循三個標準:第一,國家強大到足以影響中國歷史的走向; 二是要在戰國中期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除了最終的勝利者秦國之外,這個國家必須堅持到秦始皇登基並被他親自毀滅。
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戰國七大英雄之一。 另外,戰國時期的其他國家,要麼國力不足以影響整個中原的歷史,只能牽著鼻子走; 要麼在秦始皇登基之前被消滅。
這些國家,就算曾經強大,也不能被列為戰國七大英雄之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許就是春末秋期的霸主嶽國。
越國是春秋末最強大的藩屬國,但在戰國時期,卻迅速衰落,最終甚至沒有被列入戰國七大英雄的名單。 至於春秋時期的百家諸侯國是如何演變成戰國時期的七大英雄的,我們需要簡要回顧一下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歷史脈絡。
也就是在西周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力開始迅速下降,再也無法控制下面的諸侯國。
西周時期,周天子的統治權是通過封建制度來維持的,這就要求周王室保持強大的實力。 當周王室的實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就再也無法壓制下面的諸侯國,諸侯國之間就會開始戰爭。
在周王室衰落之前,由於周王室的打壓,諸侯國普遍不強大,最強大的國家也只相當於一兩個現代城市的面積。
然而,隨著烽火劇場諸侯的出現,一些有遠見的擴張主義國家開始瘋狂擴張,最終崛起成為真正的大國。
在這個過程中,秦、晉、齊、楚四國率先出現。
在早春秋兩季,獲得合法擴張的權利對於乙個國家的崛起至關重要。 秦、晉、齊、楚四大國都以自己的方式成功地獲得了這種力量。
秦寅在烽火劇場諸侯期間救了周王室,並獲得了周王室向西擴張的承諾,擊敗狗榮獲得土地; 晉朝幫助周平王平息內亂,幫助周平王趕走周王,獲得合法擴張的權利。
周王室冊封齊國時,江太公的祖先被賜予"代替天子征服列國"結果,東方的齊國得以變得更強大。 南方的楚國因為地理位置偏僻,天地高,皇帝遠,靠著自己的實力,發揮了所謂的合法擴張權。
春秋時期的前一百年是藩屬國數量下降最快的時期。 晉國吞併了十七個國家,乖乖控制了三十八個國家; 秦國成功占領了關中地區; 楚國在南方放馬,逐漸占領了整個江漢平原; 齊國在山東地區的崛起,消滅了大量的東夷部落和藩屬國。
在第一階段,超過一半的附庸國已被消滅。 能夠熬過第一階段的諸侯國,基本上都在城級以上。 此時的鎮、縣級諸侯國,已基本滅亡。
第二階段的開始,以齊桓公的崛起為標誌,經過早春秋時期的混戰,幾個大國開始出現,並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 一種新的爭奪霸權的體制逐漸形成,幾大勢力開始爭奪霸權地位。
因為這個時候,每乙個小國的背後都有乙個大國,想要吞併乙個小國,就要面對這個大國,所以爭奪霸權就成了強國的主要目標。
霸權的力量可以給其他小國施加壓力,使其繼續擴張,這是春秋中期爭霸的核心原因。
在第二階段,霸主經歷了幾次變化。 齊桓公開始了齊國的霸權,然後晉國溫公接任霸主。 秦國的秦沐公雖然曾短暫地被尊為霸主,但霸主的地位還是屬於晉國的。
然而,楚莊王的崛起剝奪了晉國的霸權。 然而,楚莊王死後,晉國再次恢復了霸主的地位。 綜上所述,在第二階段,齊晉、楚國之間發生了激烈的霸權爭奪戰,秦國選擇支援楚國,齊國選擇支援晉國。
經過幾十年的戰爭,雙方終於筋疲力盡,進入了吳越霸權的階段。 這一階段的開始以“第二次士兵聯盟”為標誌,雙方簽署了和平協議,同時不希望對方實現和平。
晉國在楚國周圍支援吳國,楚國在吳國背後支援越國。 由於第三階段,晉楚兩國簽訂停戰協定,吳國、越國迅速崛起。
因此,在春末秋三節,除了吳國和越國之外,其他國家基本上都停止了戰鬥。
經過第三階段的激戰,越國終於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不僅吞併了吳國,而且在東南地區建立了穩固的統治地位。 此時,中原六大勢力並肩而立,分別是北方的秦、晉、齊、楚、越、燕。
由於地處北方,沒有競爭對手,燕國得以成為乙個強大的國家。 然而,這種地理優勢也限制了燕國的擴張。 在第三階段結束時,越盟處於最強狀態。
而春秋時期的結束,也隨著越王勾劍的霸權而結束。
隨著越國的霸權,歷史進入了第四階段,被稱為“改法階段”。 這是因為冶鐵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傳統奴隸社會制度的崩潰,各國開始集中精力解決國內問題。
在此期間,各國開始實施改革以應對國內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強大的晉國**變成了漢趙魏三國,東方的齊國也經歷了改朝,從江家族到田家。
各國掀起了改革浪潮,魏國與晉國分離後,首先試圖改法,並迅速成為新的霸主。 隨後,吳琦將魏國的改革思想引入楚國,使楚國迅速崛起。
楚國成功實踐後,各國都意識到魏國改法的想法是最正確的。 因此,在接下來的十年裡,秦國實施了商鞅改革,朝鮮國實施了申布害改革,齊國實施了鄒吉改革。
幾大勢力完成法律改革後,中原地區沒有出現新勢力的可能。 小國崛起變得極其困難,錯過這個時代的機遇,再思考變革,將是極其困難的。
等到秦、齊、楚、魏等大國完成改革,進入縱橫結合階段時,春秋時期過去的爭霸戰略已不復存在。 因為大部分小國都被吞併了,剩下的小國只是過去的二流強國,比如宋國、中山國。
在這個階段,大國繼續通過合併和繼承的遊戲進行合併。 二流的附庸國有被吞併和瓜分的危險。 充其量,他們只能通過縱向和橫向手段確保自己的國家不被吞併,不再可能擴張。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中等強國接連遭受了瓜分兼併的厄運。 勾堅王死後,越國逐漸衰落,內亂頻發,錯失了改革的好時機。
當縱向和橫向合作的時代到來時,其他國家沒有給越南改革的機會。 因此,越南人希望通過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並尋求改革。
但最終,越國在對外戰爭中被楚國打敗,結果被楚國和齊國徹底瓜分。 楚國吞併了越國的大部分領土。
春秋時期,巴、蜀、義曲都是各自領域的強國,但隨著秦國改革的成功實施,這些國的整體實力逐漸落後於秦國,並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很難與秦國結盟, 他們最終被秦國吞併。
同樣,中原核心地區的諸侯國,如鄭、宋、魯等,在春秋時期都是強國,但到了戰國時期,實力遠不如改革法律的大國。
戰國時期,各國逐漸衰弱,最終被其他國家吞併。 改革成功後,南韓完全吞併了正國。
宋國曾試圖通過對外戰爭來轉移矛盾,但在戰爭失敗後,它被齊、魏、楚三國瓜分。 陸氏一直用縱橫結合的策略來保護自己,但是在縱橫結合的策略後期,隨著二流小國的減少,魯氏也未能倖免。
最終,在昌平之戰後,秦國想要消滅趙國,其他國家紛紛出手相救趙國。 在此期間,楚國出兵營救趙國,但在回師途中,魯國被順便滅了。
春秋末戰國,二流藩屬國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下戰國七大英雄。 隨著這些二流附庸國的消失,幾個大國失去了戰略緩衝空間,因此列強之間的決定性吞併之戰不可避免。
此時,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混戰進入了最後階段——統一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開始,秦國是最強大的,所以最終統一世界的國家注定是秦國。
既然其他大國無法真正聯手對抗秦國,這個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昌平之戰成為第六階段的轉折點,趙國的淪陷標誌著沒有乙個國家可以單獨對抗秦國。 這導致列強之間的聯盟變成了對秦國的橫掃,最終在西元前221年,隨著齊國的投降,秦始皇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亂。
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長達幾個世紀的兼併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乙個明顯的趨勢:大國先吞併小國,然後爭奪霸權和大國之間的吞併。
在這個過程中,小國不斷被淘汰和合併,當小國的力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時,戰國七大英雄的大國之間就會開始決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戰國七大英雄名義上是七個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這七個國家參加了戰國時期。
其他國家,如越國、宋國、魯國等,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只是這些國家沒有走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