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回老家的路上,我親眼目睹了發曉和兒子每天的互動,我驚嘆不已。
小男孩專注於他在沙灘上的工作,以幼稚的方式描繪了乙個生動的人物。 朋友笑著走了過來,輕輕伸出手指稍微修改了一下圖案,又加了一筆,說:“這裡的嘴巴少了。 ”
兒子不高興地抹掉了母親畫的嘴,堅定地說:“這個人沒有嘴。 朋友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你見過誰沒有嘴? ”
兒子被激怒了,憤怒地踐踏了整幅畫,大喊:“不要再畫了! 朋友也生氣了,瞪了兒子一眼,提高嗓門:“我好心教你,但你對我強硬,你固執還真不知道自己是誰。 ”
這時,兒子抓起一把沙子扔向媽媽:“壞媽媽,我恨你! 這位朋友非常生氣,威脅要毆打他的兒子。
在這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激烈的互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我的朋友自己感慨地說,別人家的母親是善良孝順的,但他們的家人卻像仇人一樣。
為什麼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卻沒有感覺到,甚至表現出仇恨的態度? 這三種型別的父母很容易養育出“敵人”的孩子,尤其是第三種。
“過於注重結果的父母”。
首先是過於注重結果的父母。 當寶寶出生時,我們都覺得它很可愛。 但隨著我們的孩子長大,我們的愛也會長大——只有當他們表現良好並取得成就時,我們才會給予愛和認可。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我們會表現出不耐煩和責備。 就像朋友給孩子批改畫一樣,她只關注結果,卻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創作熱情和努力。
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價值取決於成就,導致自尊心薄弱。 如果他們失敗或沮喪,他們可能會變得好勝並崩潰,甚至對父母產生怨恨。
“控制欲太強的父母”。
二是父母控制欲太強。 我曾經問過乙個孩子他理想的大學學校,他說離父母越遠越好。
這個孩子的父母對他有很大的控制權,從穿衣到交朋友,他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 當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過多時,孩子可能會與父母發生權力鬥爭或報復行為。
隨著父母控制程度的加深,孩子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叛逆。 他們可能會故意反對父母,以此來發洩他們的挫敗感。
這不僅會導致與親子關係的疏遠,還可能滋生對孩子父母的仇恨。 父母應該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尊重,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這樣親子關係才會更親密。
“情緒失控的父母”。
第三種是經常情緒失控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經常因為小事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
雖然他們知道這不好,但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的負面情緒會傳遞給孩子,使他們變得易怒和易怒。
而經歷過太多負面情緒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時,會做出激烈的反應,因為他們也不懂得如何溫柔地解決問題。
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溫柔的方式教育孩子。
總而言之,為人父母是一種精神修行。 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正確地愛我們的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愛,以及如何給他們適量的自由和尊重。
這樣,我們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和力量,建立健康親密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