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區新建了司機之家,可提供短暫休息、淋浴洗衣、學識字、喝茶、看電視等服務。 攝影:南方**記者戴慧天。
早上,我是來做志願者的,我有一輛三輪車幫忙拉物資。 來自江門市江海區的卡車司機韓先生在看到社群徵集志願者後,開著三輪車來到了活動現場。 在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中心,江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業務負責人為外賣哥講解了工傷保險單。
這是江海區推進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乙個縮影。 近年來,江海區以“聚新九”工作措施為抓手,落實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推動他們在基層治理、行業治理中彰顯“新”責任,實現“雙向奔赴”。
該機制是“新的”。 江海區建立健全了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機制,黨委統一領導,兩個新工委牽頭抓總,行業部門和群眾組織各司其職,街道管理,遴選行業主管部門與新企業黨組織一對一聯絡, 明確8項工作任務和“三個一”工作機制,帶動部門資源下沉。
感受“新”。 江海區採取兩種渠道開展人事調查:一是開展“拉網式”走訪調查,找出零散的、自營新就業群體的底層賬本; 二是引導自動申報,在新就業群體密集的地區張貼“新業務新就業群體備案登記表”**,鼓勵新就業群體掃碼備案,收集其參與基層治理的服務需求和意向。 目前已建立快遞物流、線上出行、線上直播、外賣外賣配送、靈活用工五大台賬,實現企業經營、員工、黨員、投資者、黨組織的“五清”。
組織“新”。 江海區將黨組織延伸到各支部、基層網點和合作企業,推動圓通快遞合作夥伴、Ele.me 江海廣場站、抖音平台直播孵化企業、餐飲配送企業、物流倉儲部門等建立黨支部,推動黨組織覆蓋面在新興領域不斷擴大。
這個想法是強烈而“新”的。 江海區依託紅郵站、權益保護中心等崗位,設立學習區,開展政治理論、交通法規普及、防舞弊、勞動權益諮詢等線下學習; 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打通線上學習渠道,讓新入職群體隨時隨地學習。
位置是溫暖的“新”。 在商圈、步行街、銀行網點、工業園區等新就業群體聚集地建設12個紅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臨時休息、飲水就餐、借書、免費收費、急救藥品等服務,讓“會聰從黨”深入人心。
保證安全“新”。 為更好地保障新就業群體的勞動權益,江海區設立了新就業群體權益保護中心,司法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辦公室、綜合管理辦公室、派出所等部門設定常設視窗,相關部門設定輪流視窗, 律師、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員輪流值班,為新入職群體提供招聘就業、法律諮詢、心理疏導、勞動仲裁、衝突調解等專項服務。
該服務使“新”受益。 該區定期開展新就業群體關愛服務,如開展新就業群體暖服務季活動,向新就業群體提供防曬消暑、保溫取暖、日用品等成批物資。 建設跨年學校,為新就業群體中的年輕人提供創意藝術、電鋼琴、短**射擊、認知減壓等公益課程,滿足個人需求。
善治整合了“新”。 江海區以網格管理為抓手,聘用新就業群體作為兼職網格成員,引導他們發揮“流動哨兵”和“流動探頭”在異常情況預警、突發事件直接報告、社會情況和輿情傳遞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我們將打造“Ele.me 暖心送餐隊”、“外賣兄弟理事會”、“圓通快遞先鋒哨兵”等品牌,引導他們為基層治理和行業治理貢獻力量。
風格明亮而“新”。 整合16個部門、3個街道資源,制定涵蓋商家優惠、技能培訓、景區門票等內容齊全、群眾需求量大的激勵措施,以服務換服務,讓新就業群體做得好,精力充沛。
南方**記者 張永玉.
通訊員:馮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