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親密關係中最常見的事情是理解。
許多人在感到不舒服時,或者當他們做一些可能讓別人不舒服或感到奇怪的事情時,想要了解自己。
這種現象在中國可能更為普遍。
因為集體控制和穩定的社會文化大於天空。
但是有沒有人想過你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對方理解?
你不能說當我需要對方理解的時候,對方就能理解,對吧?
人們一定希望對方不理解他們。
如果你被完全理解,你會覺得空間丟失了。
對於個人來說,我們通常希望對方理解我們需要對方做出讓步的部分(例如,情感、交易),而對於其他部分,我們希望更加自主。
所以,在理解方面,顯然你希望你是乙個脫節的個體,讓對方只理解當下需要理解的東西。
即便如此,仍然會有很多衝突。
為什麼? 因為對方認為你的行為在他的價值觀上對他和你都沒有完全有利,他會感到困惑。
有兩種懷疑,一種是希望繼續下去的懷疑,我稱之為主動理解,另一種是質疑懷疑,很可能為斷絕關係鋪平道路。
先說第乙個,在這種想要維持關係的疑惑中,對方真的能如願以償地理解你嗎?
首先,你需要知道,你的許多不被理解的行為分為三大類:
1.如果你聰明,你需要做一件事,即使你被問到,你也不能說清楚,所以你看起來很愚蠢。
2.問題本身是高度專業化的,理解門檻很高。
3.基於個人個性的獨特行為,例如強迫症。
所以,如果你為了回應對方“理解你”的願望而向對方“解釋自己”,那麼你就必須面對解釋成本和解釋效果的問題。
解釋成本意味著,如果你一次解釋兩次,直到你解釋所有東西,那麼你的解釋成本非常高。
從本質上講,解釋成本實際上是教學,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說,學習必須系統化才能有效。
你要想一想,如果把個人行為解釋得太片面,那麼對方很可能不理解,只會覺得不講道理; 而如果你真的想讓對方理解,那麼你必然要讓對方了解你的行為體系,讓他知道你的行為是周圍環境三種觀點影響的結果。
讓我們想象一下解釋的結果。
在第一種情況下,如果你解釋,而對方不理解,想要繼續解釋,那麼“被理解”的代價會非常高。
在第二種情況下,你不停地解釋,但對方認為你在自找困難,開始抱怨你說了這麼多是在找藉口,還沒完。
在第三種情況下,你解釋清楚了,但對方卻能夠理解你的三種觀點,然後因為三種觀點的衝突,他們開始否定你的性格,認為你需要改變,於是爆發了爭吵。
發現了嗎? 一旦你認為我想讓對方理解我,那麼這件事很有可能不會有好結果。
我想說的是,這三種觀點都經不起誘惑。
不同年齡、同一環境、同一環境不同年齡、同一年齡、同一環境不同優勢的三種觀點,都是截然不同的。
切記不要在被動尋求對方的理解時表現出你的三種觀點。
因為你此時處於弱勢地位,對方有權藉此機會批評你的三種觀點,無論是出於優越感(難得的發洩機會)還是自尊心(我說得對,你不是那個不符合正確標準的人)。
在衝突中,不披露三種觀點就叫談事實,披露三種觀點肯定會涉及到當事人本人的否定,無論如何,當事人都經不起否認。
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你否定他的三種觀點和要求他的生命幾乎沒有區別。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海裡。
所以,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永遠無法實現。
相比之下,有包容性。
這個詞也可以採取其他形式,例如“默契”。
這是什麼意思?
就算我不理解你的想法,我也覺得我可以接受這件事的結果。
接納不僅僅是基於理解的接納。
關鍵是,可能是我認為你在做正確的事情,或者我認為你做得不對,但我可以接受結果。
為什麼? 因為包容是基於兩套邏輯。
第一套邏輯,因為你過去的經驗,教會了我,即使你的行動過程不被別人理解,結果還是好的。
第二套邏輯,我覺得你行為的結果可能不如它的過程好,但人是需要互相包容的,而我寬容你行為的目的,就是你可以容忍我類似的行為,在我們互相寬容的前提下,我們的親密關係才能產生好處。
換言之,無論採用哪一套邏輯,包容的核心訴求都是利益。
只不過,乙個是當下的利益,另乙個是長期的利益。
牢記這個觀點,只有利益關係才是最牢固的,因為你知道這對你們倆都有好處,所以即使此刻出了問題,只要你認為好處大於壞事帶來的負面情緒和實際損失,那麼這段關係就可以繼續下去。
理解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這是一種簡單的控制慾望。
不管是想被理解的人,還是想理解別人的人,本質上都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自尊和認同感。
他們想像我一樣。
這種觀點被外化為“對方是正常人就好了”。
所以以理解為導向的人,總會有乙個想法,為什麼我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不是[正常人]?
乙個人的三種觀點的形成,與性格、經歷、環境有關。
所以,一旦他走出去,去乙個新的環境,周圍人的三種看法就會有更大的變化。
這個時候,如果年齡差大一點,性格差異大一點,你就會覺得這個人根本不是你認為的正常人。
這個時候,不管是你還是他,都希望在行為上糾正對方的三觀,這樣衝突就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有了寬容,你就會發現功利遠比修養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