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火炬,重振輝煌
時隔十年的饒河戲傳統劇目復出,迎來了觀眾更加熱情的熱情。 一大批民間表演團體的出現,實現了饒河戲這一古老文化和傳統藝術的傳承。
煥發活力,煥發活力
隨著“文革”的結束,在第一部門和廣大戲曲工作者的努力和支援下,饒河戲的傳統劇目陸續恢復,戲曲的移植挖掘得到積極發展,饒河戲逐漸重拾輝煌。
20世紀80年代初,饒河流域的全日制饒河劇團之一——鄱陽幹戲團,每年演出200多場,上座率急劇上公升,火熱勢頭超過60年代。 買戲票經常排長隊,有時候要走後門看戲,還得找劇團內部人買一兩張戲票。 又餓又渴,這是觀眾對於因“文革”而缺席已久的傳統饒河戲的自然**。
80年代初,省影像公司、江西人民廣播電台先後為鄱陽乾戲團的43部饒河劇目和演唱片段錄製或錄製唱片、錄音帶,由江西、安徽、上海、海峽之聲等電台發行。 當時,饒河流域的城鎮、村莊、街道、小巷,經常隨著饒河戲曲的歌聲飄盪。
從70年代末到20世紀90年代,也是傳統饒河劇劇目創作、移植和傳承的高潮,其中包括:《十五關》《秦香蓮》《玉堂春》《李世娘》《胭脂獄》《龍鳳閣》《夏河東》《鬥龍袍》《陽門女將軍》《狸為王爺》《太子狸貓》, 《五虎平溪》《碧蓮洞》《鹿花堂》《白門樓》《搖擺天官》《啞姑娘控訴》《清官書》《雙河印》《迴龍閣》《薛剛反王朝》《三師審判》《打金枝》《二都梅》《紫金鏢》《五虎平溪》《漢宮恐怖》《飛虎山》《潭陰山》《春草搶堂》《太鈞輾君辭》《太君辭》《太君辭》《郭子怡生日賀》《 《牡丹藥》《梨花斬》《鬥龍棚》《彩樓裴》《釣金龜》成績斐然,傳統戲劇的傑作不勝列舉。
人民努力,代代相傳,火炬相傳
20世紀80年代,歌劇市場發生重大變化,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戲劇熱點從城市向農村轉移。
1985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通知(文化部發〔1985〕20號文《關於改革藝術表演團體的意見》),規定鼓勵業餘劇團,農民、藝術家經營的專業劇團也應予扶持,但不得轉為國家資助的專業劇團。 2005年12月,文化部、財政部、人事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鼓勵民營劇藝演出團體的意見》,鼓勵社會資本以個人、獨資、合夥、股份等形式投資設立民營劇藝演出團體。
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自1985年以來,饒河戲民演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除原有鄱陽、樂平、景德鎮、玉幹、萬年等正規專業的饒河戲曲和江西戲團外,在江西東北部饒河流域迅速崛起數十個歌唱濤河戲民團(註冊), 上百個民間老河戲業餘王子班,上千個民間節日團體如弦樂班,常年活躍在饒河兩岸的山湖地區,以及當地的廟會,拜佛祈福,宗族祠堂祭祀、生日慶典等民間習俗, 家譜修繕、婚喪嫁娶等民俗習俗緊密結合,饒河戲的古老文化廣為流傳。這些活躍在民間的饒河戲曲表演團體接過了專業劇團的火炬,與專業劇團一起,用愛和虔誠延續了饒河戲的生命,讓濤河戲曲在蘇東北大地和饒河流域久久流連。
饒河戲是饒河流域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