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分享過乙個調節情緒的好方法,今天,我想和《認知驅動》一書的內容再次分享,那就是——”。把它寫下來”。
書中舉了乙個例子,當作者的朋友被老闆批評,情緒非常沮喪時,後來她用筆把自己的真實想法一一寫下來,寫下了自己的傷心。 奇蹟般地,當她這樣做時,她感到不那麼難過了,同時意識到領導的批評是有道理的,是為了幫助她解決問題,但這個事實卻被一次又一次的悲傷包裹著。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方法會如此神奇地起作用?
書中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是由原始大腦、情感大腦和理性大腦組成的,當情緒產生時,理性就退居二線。 我們都知道,人類情感大腦的力量比理性大腦強得多,所以情緒在大腦中的優先順序遠高於理性思維,但情感大腦在智力上遠遠落後於理性大腦,它只能將它所遇到的事物大致分為“有利”和“有害”, 所以一旦情緒到了極點,它就會把那些負面事件反芻到模糊的“有害的一端”,也就是我們說它被困在情緒中,無法脫身。
同時,寫作的行為可以啟用大腦皮層的語言區和寫作區,讓我們對自己目前遇到的負面事件有了更具體、更清晰的認識,所以寫作可以讓負面情緒得到一定的緩衝,讓人們慢慢恢復理智或理性。
讓我從我這邊舉個例子。
前幾天朋友茜茜和婆婆有些不愉快,原因是婆婆讓她做麵條,但她總是在那裡指手畫腳,這樣她才能這樣做,巴拉巴拉,再加上她婆婆是個強迫症患者,什麼工具應該放在任何地方,我的朋友很不服氣, 於是他罵她:“既然你叫我去拿,那就別在那兒了,羅里。
誰知這句話猶如導火索,瞬間引爆了婆婆,把三百年前的事情翻了個底朝天,說朋友根本受不了,聽不進去她說的合理意見,說她要忍受一輩子這樣的憤怒,巴拉巴拉。
朋友很生氣,說要和她吵架,但理智告訴她,這樣做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所以他不再說話,堅持要給家人做早餐。
但西溪心中的負能量並沒有立即消失,甚至從過去的不愉快中慢慢浮現出來。
悶悶不樂的時候,她想起了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手寫人生》:一本書和一支筆,一天15分鐘,掌握改變人生的武器],於是她慢慢冷靜下來,把往事和過往的不愉快記下來,慢慢發現,每次婆婆針對我,她都是家裡的客人,忙得乙個人沒時間。
反觀婆婆在家裡似乎也沒什麼受人尊敬,我比她小,她只是想從我身上找到一點做婆婆的威嚴,我又不是乙個能忍受的人,我會和她針鋒相對。
說白了,婆婆的“牙齒和爪子”只是豎在外面的保護殼。
想到這裡,她也不再那麼在乎婆婆對她的事情了,一想到自己好的一面,她就放下了心中的芥末。
看,這就是把它寫下來的好處。
《敞開心扉》一書的作者傑公尺·彭內貝克(Jamie Pennebec)也通過幸福實驗發現,用寫作來表達情感的人更健康。
我曾經推薦過《手寫生活》,它談到了寫日記對治癒的幫助。
從心理過程的角度來看,手寫日記可以淨化我們的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抑鬱、悲觀、憤怒等,它讓我們反思、分析、總結生活經歷,傾聽內心的聲音,實現真正的自我成長。
在這一點上,讓我以我自己為例。
我從小就被寄養在祖母家,由於我是懂事的,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父親不在,我小時候似乎什麼都沒有,但後來我變得懂事了,意識到了我所面對的是什麼。 那時候,我常常感到無助、沮喪,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大概是在初中的時候,我開始喜歡寫日記,我把內心的無聊和焦慮寫在日記裡,得到了治癒和指導。
我的個人經驗證明,寫日記是讓我們心情愉快的有效方法。 我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然後我回頭想,如果我沒有寫日記,也許我的情況會有所不同。
因此,一旦你的生活出了問題,拿出筆和紙,寫下事件、你的感受以及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修改或檢查,更不用說語法或句子結構是否正確了,就順其自然吧。
寫完後,請務必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事件?
其次,我能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如上所述,茜茜在與婆婆有過不愉快的遭遇後,寫下了這件事,這讓她意識到,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她心裡覺得自己比婆婆更會做番茄蛋面,所以她不接受自己的意見,所以在言行上表現出不耐煩和不尊重。
她從中吸取的教訓是,婆婆畢竟是長輩,以後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
最後,將“認知驅動”中的一句話傳送給您:
寫作的意義不僅是發洩憤怒,更是尋找意義,所以表達就是消解,表達就是清醒。 不管你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如果你想更好地解決問題,那就拿出筆和紙或鍵盤來療愈自己。(**網路和內容請參考周玲的《認知驅動》)。
完]我是原心,乙個立志讀萬書、千里行列的中年少女,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成長!
如果你不學習,當你旅行數千英里時,你只是乙個郵遞員。 愛讀書,愛旅行,喝茶見朋友! **
今天是我連續寫作的第84個100天,為每一天而奮鬥。
再見。
以前的回顧。 醫生告訴她,她活不到50歲,回到家後,她決定活到93歲。
用《明朝那些事》中的歷史事實告訴你:正義終將得勝。
他們賣掉了城裡的房子,租下鄉下的院子,只為讓孩子從小就能與大自然接觸。